乌东部两州独立公投背后的大国魅影


乌东部两州独立公投背后的大国魅影

——列宁的民族自决与乌克兰的核裂变

5月11日,乌克兰东部两州——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举行独立公投。这一公投结果将导致冷战后欧洲政治版图的重大异动,是美俄重新厘定自己势力范围的最新战场。公投结果的多米骨牌效应,将可能导致乌克兰国家的进一步核裂变,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闹独民族的怦怦心动。

美俄的大国魅影在乌克兰政治危机中的角斗,使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不再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要不要保持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这也许更多决定于一些大国地缘利益争夺上的战略。俄罗斯似乎不愿失去乌克兰这个地缘战略上的最后屏障,而西方则咄咄逼人地非要把北约东扩到俄罗斯边界。如有乌克兰这个战略缓冲地带,俄罗斯也许会觉得更安全些。而西方在乌克兰制造的这场政治危机却偏偏要绞碎这种地缘战略安全上的微妙平衡。乌克兰夹在美俄对欧洲政治版图的重新角逐之中,看似成了两边争夺的香饽饽,实则暗含了其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终将被这些大国争夺的魅影惨烈撕碎的巨大危机。乌克兰安安稳稳地充当美俄争霸欧洲的战略缓冲区,这是其保持自己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最佳战略。一旦其决定倒向西方的北约,北极熊的爪子也不是好惹的。沿着这种错误的道路,乌克兰走了下去,倒向西方,使乌克兰终于品尝到了自己的领土主权完整被大国的魅影惨烈撕碎的苦果。而这种撕碎、肢解的战略,从公民自决或民族自决的意义上看,却还有着某种正义性、合法性。

据俄新社5月12日报道,在11日举行独立公投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12日宣布成为“独立主权”国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联合主席丹尼斯·普希林在宣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告人民书》时说,“我们是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根据2014年5月11日公投的结果并根据共和国主权宣言,郑重声明,从今天起,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国家。鉴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意愿以及为了恢复历史公正性,我们请求俄罗斯联邦审议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入俄的问题”。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人民州长”瓦列里·博洛托夫在集会期间发表告人民书时宣称,根据5月11日全民公决的结果,宣布该共和国脱离乌克兰,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公投结果显示,两州赞成独立民众分别为96.2%和86.7%。如果选择尊重两州人民的公投意愿,那么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完整就不复存在了;如果执意保持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完整,那么就要悖逆和践踏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独立公投出来的人民意愿。这是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因为这将牵涉到西方自身的人权与公民自由等一系列价值观的重新定义。更甚者,如果西方执意庇护基辅政权,这将可能导致自身价值观的彻底崩溃。不尊重人民公投出来的意愿,又怎能标榜自己是世界人权的卫士,尊重人民自我选择的卫士。如果乌东部两州独立公投得到尊重,从某种意义说,这是列宁民族自决权理论的一次光辉的现实。在解决民族压迫问题上,列宁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民族自决,独立成国,划地而治、平等往来。如果两个民族老是纠结不清、内斗不断、水火不容,那么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一个更好办法就是各自成国、平等交往,就像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立成国那样。

当然,这种做法须作出某种特殊的限制。否则,就可能把联合国宪章中的保持一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给崩溃掉。

从一些大国地缘夹缝中生存的国家现状上看,如这个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其领土主权的核裂变就极可能被那些大国地缘争夺的魔杖经常性地操纵着。在世界历史上,几个著名大帝国的兴衰及其辖地中众小国政治领土的分分合合,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证。

从这个意义上看,乌克兰被普京的地缘战略活活地肢解开,这是逃不脱的。

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笔者就预判了它的的这种结局。只是没想到这种结局来的这么快。继克里米亚独立公投之后,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的独立公投就像早已待产的婴儿那样,呼之欲出。普京将很可能如法炮制克里米亚模式,而把乌东部两州纳入俄罗斯的政治版图。

俄罗斯总统新闻局12日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注意到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地方公投的高投票率,尊重两州人民在公投中表达的意志。

对于乌东部两州的独立公投结果,西方的欧美和乌克兰的基辅政权是坚决地反对,坚决地不承认。

是尊重人民的公投意愿,还是尊重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乌克兰将给这个分裂的世界以最新的引领。即使乌东部两州迫于西方压力暂缓入俄,但这也改变不了乌克兰已被大国的魅影无情肢解的现实。

通过人民的公投而把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中独立出去,沙俄已不是干了一次了,几乎已是轻车熟路了。历史的教训是大国争夺地缘利益与势力范围的魅影才是制造地区动荡、国家分裂的真正黑手。

2014年5月12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