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其分子结构式如(11)式,式中:n是2或6,R是C11~C24的饱和烷基或不饱和烷基。本发明还公开了用该单体合成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的方法以及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的结构式;以及利用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制备二元复合驱油剂,在高矿化度和高温下,大大提高了单一聚合物驱油剂的粘度,有利于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三次采油领域,尤其涉及自由基聚合单体的合成、长支链聚合物的合成,可应用在三次采油二元复合驱油剂等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自由基聚合是指含有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类单体,通过自由基链式加成聚合形成聚合物的反应。由于许多单体能进行自由基聚合,能用水为介质进行悬浮和乳液聚合,聚合工艺操作简便,其重现性好,因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成为工业生产高分子产品的重要技术。

[0003] 一般自由基聚合合成,主要有本体法、水溶液法、乳液法和悬浮法等合成方法。根据聚合是否加入其他单体,又可分为均聚和共聚两种,在石油、采矿、造纸、水处理、纺织等行业中用途广泛,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0004]自由基聚合单体常用的有: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丙烯酰胺,丙烯酸及酯类,为改善聚合物的性能,常需要具有各种性能的功能性单体。如具有乳化功能的聚合单体。

[0005] 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聚合前可以分散并增溶单体,形成稳定的单体乳液;聚合中为单体提供聚合场所,并影响单体的聚合行为、乳胶粒子大小和分布、乳胶粒的性质;聚合后稳定乳胶粒子使之不发生凝聚。传统的乳化剂是通过物理作用吸附于乳胶粒表面,在冻融循环,或者施以剪切力,或者加入电解质时,乳液稳定性会发生变化乃至破乳;成膜时,乳化剂会发生迁移,或富集于膜与空气间的界面,影响膜的光泽和其它表面性质,或富集于膜与基体的界面,影响膜的粘接性能;残留的乳化剂还会造成成膜速率慢,降低膜的耐水性。在 某些生产应用中,(I)乳胶液中添加颜料等组分时,乳化剂会与颜料分散剂在乳胶粒和水、颜料和水的两个界面产生竞争吸附,从而影响乳胶液的流变性能和稳定性;(2)在通过凝胶法制取固体产品时,乳化剂会残留在水相,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人们在传统乳化剂中引入可聚合的基团,构成新的表面活性单体,又称可聚合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分子通过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在乳胶粒的表面,这种强烈的键合使乳化剂分子在乳胶液存放和使用时不发生解吸,有效解决传统乳化剂的缺点,使膜的力学性、光泽性、黏接性、耐水性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目前所研究的可聚合乳化剂,主要有烯丙(氧)基型、(甲基)丙烯酸型、丙烯酰胺型、苯乙烯型、马来酸类等。

[0006] 聚丙烯酰胺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在应用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机械剪切安定性差,尤其是用于三次采油驱油剂时,高的剪切速度会造成粘度损失;在盐水中有粘度损失;长时间放置或较高温度下放置易降解;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所带羧基可与二价离子反应。这些缺陷影响了聚丙烯酰胺的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丙烯酰胺的粘度,改善其耐温抗盐性,通过与新型功能单体共聚方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0007] 专利CN1470504A公开了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类衍生物功能单体的合成方法。

[0008] 在油田聚合物驱得到工业化推广应用的产品主要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2300万以内的聚丙烯酰胺在油田的I类油藏应用,用清水配置注入,其在一定浓度下有一定量的水动力学体积,使水溶液的粘度提高,可降低油层的渗透率,增加吸水厚度,提高吸水能力,以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然而,随着溶液中盐浓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会逐渐收缩,在离子强度较高时粘度损失很大,降低了聚合物波及体积,影响驱油效果。因此,提高聚合物溶液的增粘性和耐盐性已经成为聚合物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0009]目前,国内外研究抗盐聚合物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尽量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来增加单个聚合物分子链的流体力学尺寸,同时考虑增加分子链刚性来增加聚合物在高矿化度水溶液中的流体力学尺寸,研制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二是利用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缔合形成超分子结构来增加分子链束的流体力学尺寸,达到高效增粘的目的。

[0010] 疏水缔合聚合物是指在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带有疏水基团的水解性聚合物,其溶液性质与一般聚合物差异较大。在水溶液中,此类聚合物的疏水基团由于疏水作用而发生聚集,使大分子链产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缔合。在稀溶液中大分子主要以分子内缔合的形式存在,使大分子链发生卷曲,流体力学体积减小,粘度降低。当聚合物浓度高于某一临界浓度(临界缔合浓度C)后,大分子链通过疏水缔合作用聚集,形成以分了间缔合为主的超分子结构-动态物理交联网络,流体力学尺寸增大,溶液粘度大幅度升高。小分子电解质的加入可增加溶剂的极性,使疏水缔合作用增强,因而产生明显的抗盐性。

[0011] 增大分子量的目的是保证即使在高矿化度环境下,尽管聚合物溶液粘度会损失,但由于聚合物分子量高,相应其绝对粘度仍将比较高,从而满足工作液对聚合物增粘能力的要求。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高分子量聚合物合成困难,其次聚合物分子量越高,溶解问题暴露的越突出。目前,国内外的这类聚合物在清水及较低温度下,能满足上述要求。但高矿化度水质中则达不到上述要求。

[0012] 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一些较高热稳定性单体单元、较大骨架的单体单元和强水化能力的基团,从而增强聚合物 热稳定性和分子链的刚性,增强聚合物水化能力,使得聚合物分子在高矿化度水溶液中可以保持较大的水动力学尺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聚合物耐盐能力。同时,功能单体的引入,使聚合物在高矿化度水质条件下水解受到限制,不会出现与钙镁离子发生沉淀的现象,从而达到抗盐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及其合成方法,所制备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可用作聚合乳化剂,并用于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的合成,合成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可用于三次采油的驱油剂,改善驱油剂的性能。

[0015] 本发明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产品技术方案是:

[0016] 一种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其分子结构式如(11)式;

[0017]

[0018] (11)式中:n是2或6,R是C11〜C24的饱和烷基或不饱和烷基。优选方案是,R是月桂酸、油酸或硬脂肪酸的烷基部分(没有末端羧基的部分)。

[0019] 本发明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一种合成方法是:

[0020] 第一步,将二胺与脂肪酸混合,按摩尔比,二胺:脂肪酸=I: I〜1.2 ;其中,

[0021] 二胺的结构式为=NH2-(CH2)n-NH2, n 是 2 或 6

[0022] 脂肪酸的结构式为:R-C00H,R是C11〜C24的饱和直链烷烃或不饱和直链烷烃;

[0023] 加热至110°C〜160°C,反应2〜6个小时,得到中间体M,中间体M的结构式为

(12)式:

[0024]

[0025] 第二步,在所得中间体M中,加入有机溶剂,再加入顺酐,在反应温度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

[0026] 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下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0027] 二胺:有机溶剂=1: 20〜30 ;

[0028] 二胺:顺酐=1:1〜1.2 (均是摩尔比);

[0029] 第三步,将上步产物蒸出有机溶剂,干燥,得到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

[0030] 优选方案是,进一步对产品进行重结晶提纯。

[0031] 本发明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二种合成方法是:

[0032] 第一步,在有机溶剂中,将二胺与脂肪酸混合,加热至110°C〜156°C,反应2〜6个小时,得到中间体M的溶液;二胺、脂肪酸以及中间体M的结构式同第一种合成方法中的定义;

[0033] 按摩尔比:二胺:有机溶剂=1: 20〜30 ;二胺:脂肪酸=1: 1〜1.2 ;

[0034] 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下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0035] 第二步,在所得中间体M溶液中,再加入顺酐,按摩尔比,二胺:顺酐=1:1〜

1.2,在反应温度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

[0036] 第三步,将上步产物蒸出有机溶剂,干燥,得到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

[0037] 优选方案是,进一步对产品进行重结晶提纯。

[0038] 本发明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用于制备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本发明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至少两种单体的聚合反应完成的,如反应式(21)所示;

[0039]

[0040] 本发明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是:

[0041] 第一步,称取单体A、单体B配成水溶液,用碱调节pH值为4〜11 ;优选的碱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0042] 所述的单体A是以下自由基聚合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0043] 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酯类、苯乙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可以是其中单独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的混合物。

[0044] 所述的单体B是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为至少一种通式结构为(11)所示的化合物。

[0045] 上述单体A和单体B在水溶液中的总质量浓度为10%〜40%,其中单体B的质量为单体A的0.008%〜16% ;

[0046] 第二步,在0°C〜20°C温度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引发剂C,聚合I到8小时;

[0047] 所述的引发剂C是以下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体系中的任意两种:偶氮引发剂体系、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体系或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

[0048] 所述的偶氮引发剂体系是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商品名AIBME, V601),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商品名AIBA、V50),偶氮二甲酰胺(商品名ADC发泡剂),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商品名AIB1、VA044),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商品名CABN、V30),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商品名ACCN、V40),偶氮二氰基戊酸(商品名ACVA、V501),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商品名AIP、VA061),偶氮二异丁腈(商品名AIBN、V60),偶氮二异戊腈(商品名AMBN、V59)和偶氮二异庚腈(商品名ABVN、V65);

[0049] 所述的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体系是下列中的至少一种: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

[0050] 所述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是下列中的至少一种:硫酸盐-亚硫酸盐、过硫酸盐-硫脲、过硫酸盐-有机盐和过硫酸铵-脂肪胺(所述的过硫酸铵-脂肪胺优选是下列中的至少一种:过硫酸铵-N,N-四甲基乙二胺和过硫酸铵-二乙胺)。

[0051] 引发剂C的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1%〜0.1%。

[0052] 第三步,升温到40°C〜80°C,继续聚合I〜4小时;[0053] 第四步,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颗粒状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产品。

[0054] 以上方法中,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单体A是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引发剂C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和过硫酸胺,得到结构式如(22)式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

[0055]

[0056] (22)式中:n是2或6 ;x是丙烯酰胺的聚合度,x = 10万〜50万;y是2_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聚合度,y = 5万〜15万;z是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B的聚合度,z = I万〜5万;R是C11〜C24的饱和直链烷烃或C11〜C24的不饱和直链烷烃。

[0057] 将本发明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组成二元复合驱油剂,以提高驱油剂的耐温抗盐性能。

[0058] 本发明的二元复合驱油剂的产品技术方案是:

[0059] 由如下组分组成:结构式如(22)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盐水溶液。

[0060] (22)式中:n是2或6 ;x是丙烯酰胺的聚合度,x = 10万〜50万;y是2_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聚合度,y = 5万〜15万;z是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B的聚合度,z = I万〜5万;R是C11〜C24的饱和直链烷烃或C11〜C24的不饱和直链烷烃;

[0061]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以下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烷基芳基磺酸盐、芳基烷基磺酸盐、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琥珀酸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酰胺基羧酸盐、聚氧乙烯醚羧酸盐和聚氧乙烯磷酸盐;

[0062] 所述的盐水溶液为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NaCl的水溶液;

[0063] 所述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在总质量中的质量比例为0.05%〜0.3%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在总质量中的质量比例为0.05%〜0.1% ;余量为盐水溶液。

[0064] 所述的盐水溶液中,钙离子质量为总质量的0.004%〜0.05%,镁离子质量为总质量的0.004%〜0.05%, NaCl质量为总质量的0.1%〜5%。

[0065] 本发明的二元复合驱油剂的制备方法是:[0066] 第一步,称取所述的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加入盐水溶液,搅拌I〜2小时,使其充分溶解;

[0067] 第二步,称取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I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

[006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69] 本发明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可用作聚合乳化剂,并用于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的合成,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用于三次采油的驱油剂,可提高驱油剂的耐温、耐盐性倉泛。

附图说明

[0070] 图1是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结构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实施例1-6【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合成】

[0072] 实施例1

[0073] 按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一种合成技术方案,取0.1mol的乙二胺与0.1mol月桂酸混合,加热至130°C,反应2〜6个小时,得到中间体。在所得中间体中,加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50毫升,加入0.1mol的顺酐,在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后,蒸出溶剂,干燥,得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记为单体I。

[0074] 结构测试见图1,2848.30^^2916.80^1为甲基、亚甲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377.5CHT1、1406.0cnT1、1467.ScnT1为甲基、亚甲基的面内弯曲振动峰;1709.3CHT1为C = 0的伸 缩振动峰;1642.5cm_\l588.ScnT1为C = C双键的伸缩振动峰;3073.1cnT1为C = C-H上C-H键的伸缩振动峰,这些证明了双键的存在。3241.2CHT1是N-H键的伸缩振动峰,1524.ScnT1则是N-H的面内弯曲振动。这些特征吸收峰证明了得到的产品为结构式(11)的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

[0075] 实施例2

[0076] 按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一种合成技术方案,取0.1mol的己二胺与0.1mol月桂酸混合,加热至130°C,反应2〜6个小时,得到中间体。在所得中间体中,加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50毫升,加入0.1mol的顺酐,在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后,蒸出溶剂,干燥,得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记为单体2。

[0077] 实施例3

[0078] 按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二种合成技术方案,量取150毫升对二甲苯,加入0.1mol的乙二胺与0.1mol油酸混合,加热至130°C〜150°C,反应2〜6个小时,蒸出溶剂,加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50毫升,再加入0.1mol的顺酐,在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后,蒸出溶剂,干燥,得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记为单体3。

[0079] 实施例4

[0080] 按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二种合成技术方案,量取150毫升对二甲苯,加入0.1mol的己二胺与0.1mol油酸混合,加热至130°C〜150°C,反应2〜6个小时,蒸出溶剂,加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50毫升,再加入0.1mol的顺酐,在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后,蒸出溶剂,干燥,得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记为单体4实施例5

[0081] 按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一种合成技术方案,取0.1mol的乙二胺与0.1mol硬脂肪酸混合,加热至130°C,反应2〜6个小时,得到中间体。在所得中间体中,加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50毫升,加入0.1mol的顺酐,在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后,蒸出溶剂,干燥,得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记为单体5。

[0082] 实施例6

[0083] 按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的第一种合成技术方案,取0.1mol的己二胺与0.1mol硬脂肪酸混合,加热至130°C,反应2〜6个小时,得到中间体。在所得中间体中,加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50毫升,加入0.1mol的顺酐,在80°C〜110°C下,回流反应4〜8小时后,蒸出溶剂,干燥,得自由基聚合功能性单体产品,记为单体6。

[0084] 实施例7-12【合成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

[0085] 实施例7

[0086] 称取丙烯酰胺7.23克,2.27克2_丙烯酰胺_2_甲基丙磺酸配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碱性(pH > 9),0.15克单体I,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3.0毫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硫酸胺6.0毫克,温度20°C聚合8小时后,再升温至50°C,继续聚合4小时,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粉末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产品,记为聚合物I,测试聚合物分 子量为1200万,在矿化度32868mg/L,温度85°C下的表观粘度为 18.1mPa • S。

[0087] 实施例8

[0088] 称取丙烯酰胺7.23克,2.27克2_丙烯酰胺_2_甲基丙磺酸配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碱性(pH > 9),0.15克单体2,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3.0毫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硫酸胺6.0毫克,温度20°C聚合8小时后,再升温至50°C,继续聚合4小时,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粉末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产品,记为聚合物2,测试聚合物分子量为1500万,在矿化度32868mg/L,温度85°C下的表观粘度为 20.7mPa • S。

[0089] 实施例9

[0090] 称取丙烯酰胺7.23克,2.27克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配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碱性(pH > 9),0.15克单体3,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3.0毫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硫酸胺6.0毫克,先选择温度20°C,聚合8小时后,再升温至500C,继续聚合4小时,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粉末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产品,记为聚合物3,测试聚合物分子量为1800万,在矿化度32868mg/L,温度85°C下的表观粘度为26.5mPa • S。

[0091] 实施例10

[0092] 称取丙烯酰胺7.23克,2.27克2_丙烯酰胺_2_甲基丙磺酸配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碱性(pH > 9),0.15克单体4,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3.0毫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硫酸胺6.0毫克,先选择温度20°C,聚合8小时后,再升温至500C,继续聚合4小时,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粉末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产品,记为聚合物4,测试聚合物分子量为2000万,在矿化度32868mg/L,温度85°C下的表观粘度为28.4mPa • S。[0093] 实施例11

[0094] 称取丙烯酰胺7.23克,2.27克2_丙烯酰胺_2_甲基丙磺酸配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碱性(pH > 9),0.15克单体5,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3.0毫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硫酸胺6.0毫克,先选择温度20°C,聚合8小时后,再升温至500C,继续聚合4小时,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粉末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产品,记为聚合物5,测试聚合物分子量为2500万,在矿化度32868mg/L,温度85°C下的表观粘度为32.6mPa.S。

[0095] 实施例12

[0096] 称取丙烯酰胺7.23克,2.27克2_丙烯酰胺_2_甲基丙磺酸配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碱性(pH > 9),0.15克单体6,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3.0毫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硫酸胺6.0毫克,先选择温度20°C,聚合8小时后,再升温至500C,继续聚合4小时,将所得胶体取出,造粒,干燥,粉碎,得到白色粉末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产品,记为聚合物6,测试聚合物分子量为2800万,在矿化度32868mg/L,温度85°C下的表观粘度为38.2mPa.S。

[0097] 实施例13-18【制备二元复合驱油剂】

[0098] 实施例13

[0099] 称取0.3g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I加入到含钙离子0.04%、镁离子0.0377%,NaCl含量2.9%的200g盐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小时后,再加入0.1g烷基芳基磺酸盐,搅拌0.5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I。

[0100] 实施例14

[0101] 称取0.3g驱油用长支链 聚合物2加入到含钙离子0.04%、镁离子0.0377%,NaCl含量2.9%的200g盐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小时后,再加入0.1g芳基烷基磺酸盐,搅拌0.5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2。

[0102] 实施例15

[0103] 称取0.3g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3加入到含钙离子0.04%、镁离子0.0377%,NaCl含量2.9%的200g盐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小时后,再加入0.1g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搅拌0.5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3。

[0104] 实施例16

[0105] 称取0.3g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4加入到含钙离子0.04%、镁离子0.0377%,NaCl含量2.9%的200g盐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小时后,再加入0.1g石油磺酸盐,搅拌0.5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4。

[0106] 实施例17

[0107] 称取0.3g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5加入到含钙离子0.04%、镁离子0.0377%,NaCl含量2.9%的200g盐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小时后,再加入0.1g石油羧酸盐,搅拌0.5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5。

[0108] 实施例18

[0109] 称取0.3g驱油用长支链聚合物6加入到含钙离子0.04%、镁离子0.0377%,NaCl含量2.9%的200g盐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小时后,再加入0.1g聚氧乙烯磷酸盐,搅拌0.5小时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二元复合驱油剂6。[0110]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对长支链聚合物驱油剂和二元复合驱油剂的表观粘度进行测试与比较,见表31。

[0111]表 31

[0113] 使用BROOKFIELD DV-1II粘度仪在转速为7.34S—1,85°C的条件下测定聚合物水溶液的表观粘度,测试条件:7.聚合物浓度:1500mg/L,溶液总矿化度为32868mg/L0`[0114] 由以上结果分析,本发明所得二元复合驱油剂在高矿化度(32868mg/L)和高温(850C )下,大大提高了单一聚合物驱油剂的粘度,有利于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