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社会本质


  


  书的时候,1992年刚刚召开了党的14大,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们的哲学老师,针对此曾经调侃自己:因为,他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正好是因为这个时期,所以呢?幼儿园开始了“赢利”为目的的市场化改造,他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资格上学,我们的哲学老师就给自己的女儿说,你很不幸,刚刚准备踏入社会,就失业了。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教育由此变成了商品。到今天,十八大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看起来是对市场经济的顶礼膜拜,实际上是对过去的三十年的一种实时纠错。市场经济起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只是一种政策决策的不同,而不是本质的不同。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是否公平、公正。如果是公平、公正,不论什么样的经济决策方式,都是经济发展的方法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保障。

  高等教育已经被批评的遍体鳞伤,这既有社会变化的适应性问题,也有教育本身市场化的问题。教育过度市场化,导致教育产品——学生,在踏入社会时,进入了时空的错觉,俨然刘姥姥进大观园,既要奉承索要,又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完全无法认可,更无法认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为了这个目的,大学不是提高自身素质,而是在“广告”自己的品牌,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自己的毕业生能够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可以继续办下去自己的学校。

  中学教育基本上是以升学率为标准、小学教育是以学校的资本为要件。而幼儿教育则主要是以公办、有钱办为主。同时,幼儿教育辅助以各种名目的“早教”为幌子,什么英语早教、智能早教、特种教育等的。全国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父母必读》刊物,以期刊专题报道,告诉我们:幼儿最好的老师就是和家长在一起,以感性的教育为主,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早教、开发智力、语言早期培养等等。换言之,早教就是商业行为。且不说,一个老师带几个孩子,能不能让孩子有亲人的感性“享受”和社会认知,就是吃喝拉撒睡都是和父母爷爷奶奶带孩子无法相比的。还不要说,他们本身的素质怎么样?有没有社会监管、社会监管到不到位、社会在这方面的成熟度如何?

  我们这一代人在幼儿园的时代,几乎是在红色的照耀下开始的。要求不高、商业属性没有,老师也只是尽到让孩子们有所成长的责任而已。即使这样,也和现在的幼儿教育大为不同。虽然,现在的幼儿教育可能科技方面更发达一些,但是,孩子本身还是最需要的是体贴及爱的抚爱。简单地说,能够让他(她)体会到热情的温暖、社会的公平的就是最大的教育了。虽然,孩子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马克思所说的:我们一下生就被安排在了这个事先已经安排好了的社会环境里。如果,孩子们从小就是在一种畸形的商业环境、教育的功利环境、冷眼看待别人的环境里成长,可想而知,他们那里还有“爱”、未来的社会那里还有爱的互助、老人不扶岂不是成了社会伤疤、没有爱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的?——这个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其实,离我们不远了;也许有的人嗤之以鼻,但是,“分离方觉寒”呀!——落到你身上,你就知道抱着小孩上车,没有人让座,那就是缺德。

  最近,发生在某个大型楼盘的幼儿园招收的孩子们大多不是本小区的孩子的事情。从情感上,可能觉得是商业行为;抑或者觉得不相干而已。如果这个楼盘就是一个郊区楼盘、孩子们如果不在自己楼下上学的话,要去非城市的农村乡镇级别的学校去上学、而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要送上几公里才能去、更可怕的是未来从小学到高中都不能在周边上学,这会是什么样?买这样的房子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小区当初卖房子的时候能够卖出房子吗?小区的幼儿园本身就是赚业主的钱盖起来、本身就是以业主为“经济基础”宣传起来了的。如果不以业主为主筹建这个幼儿园,它能建起来吗?而蹊跷的是:它果真建起来了,却不收本小区的孩子,还要影响本小区的业主生活。这就不是社会问题了,这是幼儿园的管理者的个人问题了。

  个人有什么问题呢?老师为了孩子、园长为了老师。问题是为了谁的孩子?为了哪些老师?提到孩子,社会都是“大妈”表情和言语,这是社会的公德。谁敢在孩子面前撒野,谁敢对孩子行成年礼?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在商业的本质面前、在扭曲的商业道德社会里,就是有些人把孩子当成是了赚钱的工具。客观上,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园长,就是养成了比所谓的奸商还无情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在“敲诈”孩子的家长方面已经习以为常了、或者家长们迫于社会压力已经把他们“养肥”了。看看前一阵子网上流传的:老师对孩子的摔摔打打。

  我们小的时候的社会,对考上幼儿
师范的老师曾经有一种蔑视,这种蔑视来自幼儿教师的美德,因为,在当时我们认为考上幼儿师范的女学生们,她们的未来就是一个慈善的幼儿老师。现在的更可悲的是,慈善的幼儿教师已经没有了,她们强势了。随着反腐的深入,也许,我们能够看到了不公平的幼儿教育也应该被惩处了。因为,他影响着父母——社会中间层的社会认知和感情寄托。如果搞不好,社会的浮躁情绪和不良风气将随之蔓延,而孩子的成长也将受到不公平的硬伤及教育商业化的不良影响。

  幼儿教育的社会本质,本来是一个朴实的价值观——简单的爱。由于商业的诱惑、幼教者素质的低下和不良,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社会对公平的塑造。如果把幼儿教育也夸夸其谈的纳入了社会商业本质性里面,那么,社会就不是社会了,更不要说其他的了。连最起码的幼儿教育都不能清清爽爽的,其他的都是假的。

    社会的本质是秩序与发展。没有秩序,哪里有发展?如果一个小区的幼儿园招收的都是非业主的孩子,那么这个幼儿园靠什么发展?他的钱从哪里来?他的名气从哪里来?业主是什么感受?


  

  

  张海勤 2014-04-29*23:40 广州ph-city

  

  【版权所有、摘编必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