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9月份问世以来,关于iPhone5C的唱衰声远远盖过叫好声。近日,关于iPhone5C或将停产的传言,让业界为其捏了一把汗。人们不禁要问:穿着塑料“外衣”却以高端机价格出售的iPhone5C还能活多久?
停产传闻
从上市之前流出谍照开始,iPhone5C就一直处于饱受非议的尴尬中。但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糟糕。
10月14日早晨,一名叫“都市清风”的网友在Apple iPhone论坛发布的一个帖子,将iPhone5C推向了谷底。
“本人在郑州富士康,昨晚产了200台。线长让我们珍惜最后的时光,5C彻底停产(在郑州富士康是这样),以后再想见就只能去市场上买了。”该网友说。
该网友爆料称,iPhone5C在富士康代号为49,工人将马上改做代号为5X的iPhone5S。“另外,iPhone5C有太多缺点,返工率很高。”
其实,在更早之前,就有台湾媒体报道称,有业内人士透露,郑州富士康将会停产iPhone5C,而将生产重点转移到更受欢迎的iPhone5S之上。
另据富士康郑州工厂一名工人透露,虽然iPhone5C和iPhone5S早已上市,各线iPhone5的产量均没有下降,“线长说以后很可能扩大iPhone5的产量”。
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iPhone5C不会停产,生产计划已排期到2014年。目前确实在削减产量,并且减产规模很大。“当iPhone5C在国内量产时,富士康分得了30%的代工份额,另外70%的代工份额被和硕科技分得。”
“大概在一个多月以前,苹果减少了iPhone5C的生产订单。和硕减少了20%,而富士康至少减少了30%。”该人士表示,“上个月,iPhone5C在和硕每天最高产量为32万台,而现在的产量仅有8万台。”
富士康郑州招聘处的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工厂仍在继续招工,“iPhone5C停产只是外界传言,不过目前确实在大规模减产。至于目前iPhone5C和iPhone5S代工量比例,不方便透露”。
受iPhone5C郑州工厂停产传闻影响,11月21日,富士康股价逆市下跌,跌幅2.4%。
同为代工企业,眼下和硕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受iPhone5C大量减产的影响,和硕已经开始启动减员计划。业界都知道的是,当初接到iPhone5C大笔订单之时,和硕还为此轰轰烈烈地新建了大量工厂。
昂贵的“塑料”
今年9月,在iPhone5C和iPhone5S上市3天后,有市场调研机构发布一份基于新一代iPhone销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iPhone5S在全球的激活量是iPhone5C的3倍以上,约为78:22。
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被进一步拉大——91:9。
苹果耗时整整1年打造的试图切入中端市场的iPhone5C在市场上销量惨淡,与其本身的真实价值不无关系。
一直以来,苹果从未公开透露过其产品的供应成本,这让市场研究公司对其成本更加好奇。苹果发布的每一个新产品,都会引来市场研究公司“揭底”。
今年9月份,IHS市场研究公司称,今年最新发布的16G版本的iPhone5S物料成本约为191美元,再加上8美元一台的组装费用,整台iPhone5S的总成本大约为199美元。
IHS公司称,与之前的iPhone相似,iPhone5C与显示器相关的零件在整台手机中占到最高的成本份额,这个数字为41美元。iPhone5C的显示屏来自多个供应商,包括日本显示器公司、LG显示和苹果曾对其进行战略性投资的夏普。
按照IHS的推算,加上组装费用,一台16G版本的iPhone5C的总成本大约为173美元。外壳采用塑料材质的iPhone5C成本并没有比采用金属材质的iPhone5S降低多少,这决定了廉价版本不能“廉价”。
可是,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塑料就是塑料。
有分析机构称,由于苹果具有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iPhone5C的最终成本可能会比估算中的还要再低一些。
无锡绿点科技一名工人对新金融记者透露,自今年7月份以来,工厂一直代工iPhone5C。“塑料后壳材质和普通手机没有区别,线长透露整台iPhone5C成本不到1000元人民币。”
惊人的利润
虽然iPhone5C成本没想象中那么低,但这并不妨碍它能为苹果公司带来高额的利润。
“加上盒装内容、制造,以及其他与物料不相关的成本,我们估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的成熟,iPhone5C的毛利率为48%至54%。”今年10月份,瑞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到了iPhone5C的高额利润。
高额利润不是iPhone5C自己的特色,而是苹果公司所有iPhone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注脚。
早前,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曾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讲述了iPhone每个部件背后的故事,揭开了苹果公司不自己生产iPhone,却能从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因。
这份报告指出,三星是苹果最主要的供应商。三星为iPhone提供的核心部件包括:储存应用程序、音乐和操作软件的闪存、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和处理器。这些部件占所有成本的26%。
众所周知的是,三星是苹果的“小伙伴”,却也是苹果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对三星而言,为他人代工可以通过增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恰巧,苹果也乐于将生产环节交给别人,以便自己更加专注于设计外形更加优雅的产品。
吊诡的是,虽然在苹果和三星之间展开的专利战从未熄火,但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依然如故。
报告还以最具代表性的iPhone4为例,一部售价为560美元的16G版本的iPhone4,有368美元都进了苹果的腰包。即使除去广告、运输、研发等成本,苹果的利润也高得惊人。
从iPhone4开始,保持高额利润似乎是苹果产品进入市场“没的商量”的条件。
“iPhone5C和iPhone5S,已经无法像苹果其他产品一样,让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苹果曾经的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的唏嘘中,现在的苹果已离最初那个靠“外表”就能倾倒众生的产品定位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