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公务员涨薪必挨骂”是个伪命题!


 提公务员涨薪必挨骂是个伪命题!

昨日,媒体发布《委员建议给公务员涨薪挨万人骂》的文章,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青年报发布评论文章认为“凡提公务员涨薪,必会挨骂,已经成为一个舆论规律。”因而建议 应该理性地看待公务员涨薪这个话题,而不要陷入逢公务员必反中国式乱骂

确切来讲,中国青年报的这篇评论文章是站在公平的角度所做的理性分析,但对于文章开始“凡提公务员涨薪,必会挨骂,已经成为一个舆论规律”的说法,笔者却不能苟同。一是因为网民并非都是全无理性者,能够理性看待问题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二是大凡提出公务员涨薪建议者,亦多是站在理性的角度为基层公务员代言,而并非是建议给所有公务员都涨工资,公众对于这一点大多也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相反,反对公务员涨薪就一定能够获得网民的支持和公众的掌声吗?笔者以为未必。比如,全国政协社法委主任孟学农明确表态不赞成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他说:“我(工资)也是1万多块钱,一年20万。我觉得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跟履职的能力已经基本适应了,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去做工作。”结果则是激起了网友的更大愤怒,亦缔造了一个骂声如潮的宏壮景观。

“孟学农先生,请你到基层去调研调研然后再发言,有很多基层公务员的收入,一年加起来,都不及你的工资的十分之一!”“你正部级,你一分不拿也能过得很好,可工务员大多数是科员,要养家的啊。”“犯错这么多的人怎么能拿20万年薪?真实饱汉不知饿汉饥,拿20万年薪我比你更高尚。”“本来特同情你的遭遇,但你的发言是否考虑过基层公务员的感受?一个月才拿2000多块钱,你让人家怎么过?”“我们不妨问问,你敢说你没有用过特权为子女上学就业,为自己家人治病住院和家人带来利益?”“就是因为这些有权有势但是没有脸没有良心者不负责的胡说八道,一次又一次祸害了公务员这个群体的名誉,一次又一次把舆论引入歧途,引起一次又一次“声讨”公务员的大潮。”“您的发言,激发了我顶您一顶,让您出名!年薪20万真是天文数字啊!您已严重地脱离了基层, 脱离了群众,您注定不是好领导,不会为穷人着想的!”……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大凡是反对公务员加薪的,大概有两类人:一是基本上不靠工资生活的高级公务员和特殊行业的公务员,二是不吃国家财政饭的普通民众。之所以反对,一是有些公务员未能体验到基层公务员的艰苦,二是怀疑所有公务员都存在有灰色收入,根本用不着靠工资吃饭。而孟学农对公务员涨薪的高调表态和舆论的惊异反应,恰恰表明了高级公务员的不知底层和网民对其极端的反感、厌恶。

其实,何香久建议为公务员涨薪的建议,也并不是没有得到网民的掌声。之所以会导致误读,主要是媒体的责任。何香久在其提案中主要建议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可媒体报道成了给公务员大幅涨工资。试想,把“基层”去掉,再将“逐步”改为“大幅度”,是何等的“煽动”和“扎眼”啊。设若据此就盖棺定论地认为提公务员涨薪必挨骂,岂能不是荒谬、虚妄之论。

网民有网民的观点,公众有公众的思考,任何试图左右舆论的虚妄命题,都是不值得一论的。况且,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的“两个翻番”。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把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作为重中之重,而公务员亦应列于其中。再者说了,公务员工资尚且涨不上去,其他群体还会有什么希望吗?!

(李吉明201437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