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为何痛斥代表委员集体失语?
在两会召开的前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微评,用以痛斥代表委员中的集体失语现象。
原文如下:@人民日报3月2日19:27发布评论【人民微评: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纷纷抵京。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如果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如何体现?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
看到人民日报的这个微评,@崔永元回复道: 说得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
这次@人民日报的回应可以秒计——呦,先把这条发布。
透过@人民日报与@崔永元的这种微博交锋,可以看出中国的两会坐满的究竟是些什么人了。
说的不中听些,不少代表委员坐在那里不过是一些活木偶、活哑巴——现代版的南郭先生。他们议政两会,沉默是金、集体失语、不作为、不建言,举手表决、唯命是从,就像一个个按程序设计操作的机器。
作为代表委员、政治精英,来到两会不说话、不发声,只做活哑巴式的南郭先生,这是议哪门子政,说穿了就是一群只会吃喝拉撒的酒囊饭袋。把这些人召集过来议论国事,却集体失语起来,这只能更多嘲弄我们这里的人民民主或协商民主,这只能给我们的特色民主抹更多的黑、丢更多的脸。民主与集中,民主是灵魂,集中是首脑。没有群众充分广泛的民主,何来首脑高质量、高效率的集中。没有群众充分广泛的民主议政,何来首脑科学合理的集中决策。代表委员不是粉饰特色民主的花瓶,而是代表人民议政国是的代理。
正因为如此,人民微评也才忠告道: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如果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如何体现?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
为什么我们的特色民主里会出现这种集体失语的代表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人员的老化、成分的固化、遴选的僵化、言论的禁化,可能是其中的根源。有一个八九十岁女代表,名字我记不清是谁了,从建国初一直议政到现在,不管对与错,一律赞成票。这样人很听话,上边的人特喜欢,以致被连连当选为代理人民议政国是的代表。说的刺耳些,这种一律赞成、一言不发的代表,就是代议制民主中的人渣、废物,就是阻塞人民向上进言、阻碍首脑科学决策的绊脚石。
对于代表委员的集体失语,3月3日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开幕式上出面喊话,希望参会的委员们能够发出一些尖锐而不极端的声音,帮助政协的协商民主高质量的议论国事,矫枉纠偏,以提高党国政府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绝对不乏热心议政国事、敢说敢言的人。只是这些人很难进入组织的遴选或议政的管道。
一些人常常羡慕美国的参众议员爆口红脸、张牙舞爪,激辩国事,他们何以如此……
在转基因的举国论争上,据说崔永元准备在两会上大放一炮,不知能否成真?议论国事,建言献策,必须胸有才学、敢说敢言。只有这样的代表委员多起来,国事才可能民主议论起来,党国政府的科学决策才可能接通地气、顺应民意。
总之一句话,中国两会中的人民民主、协商民主,要想真正、高质、高效运转起来,就必须把那些滥竽充数的活哑巴式的南郭先生请出去,只有这样,中国的特色民主才可能更多产生优质、高效的科学决策来。
2014年3月4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