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点”能源(之一)
能源文明的智慧路径
陈柳钦
能源保障是文明演进的根本条件。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人类学会利用能源并推动文明演进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从火堆到水车、风车、马车和帆船,再从蒸汽机到内燃机乃至发电机,我们得温饱、涉江河、游寰宇、探星辰——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智慧积累与技术探索,人类不断转换能源形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将文明与自身的自由解放推向了更高层次。
能源更替是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借用能源的伟大力量,变化和发展能源利用形式,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谱写文明演进的辉煌篇章。 从柴薪马车农业文明、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到智慧能源革命未来文明表明,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没有能源的默默支撑,我们的文明演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走向萎缩与枯竭。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通常会忙于能源资源的掠夺和攫取,而疏于节省、节制和保护。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的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众所周知,煤炭、石油均为矿物能源,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不可再生,其储量极为有限。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随着化石能源短缺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便开始更加重视寻找新能源。除不可复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外,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也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能源文明首先体现为理念的文明,要站在“大能源”的高度,把安全、高效、清洁的原则,贯穿于能源生产、转化、输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要节约能源资源,也要节约终端能源;要计算一种能源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也要计算包括上下游和流通环节在内的所有成本和收益。寻找新能源将是一个永久的事业,这关系着每一个地球人的生存。
“21世纪初科学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中的暗物质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李政道语)20世纪科学最大的迷题是“太阳能的来源”。几乎20世纪绝大部分的科技文明,如狭义相对论、核能、激光、半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理论和应用,都是从研究这个世纪谜题中产生的。正像19世纪的人想象不出上述这些新科技一样,21世纪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也会产生令今天的人类无法想象的新发现。
借助新发现或者科技进步,风电、太阳能、核聚变、页岩气、可燃冰等新能源,均被各自行业寄予厚望,认为必将承担起能源领域的“终极救赎”重任。伴随人类社会通讯通信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使用可持续能源越来越形成共识,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网、能源互联网、泛能网、云能源等概念的集中出现,有力地说明了互联网和可持续能源结合在一起的威力。
为适应文明演进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人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前行的动力困扰,实现能源的安全、稳定、清洁和永续利用。在老子的大唯物观理念中,人类智慧本身就是“能量”,如果将这一“新能源”转化为以“能效”为表象的能源形态,那么“能效”本身就是继传统能源之后,又统领于传统能源之上的“新能源”。“能效”本身,就是能源创新的重中之重。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扩大规模而是发展更加智能的电网,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可能会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智慧构筑文明基石,推动能源更替。文明程度越高,对能源形式的要求越高,能源所凝结的人类智慧就越多。智慧能源就是充分开发人类的智力和能力,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在能源开发利用、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融汇人类独有的智慧,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全新能源形式。智慧能源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要求。能源只有不断凝结人类注入的更大的智慧,才能满足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要求。未来的文明,需要智慧能源的强力支撑,这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要求。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