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创立《心学》,从他的数次军事征战来看,有鬼斧神工之实效。确以日常为涵养着力处。对他的《心学》的格物致知功夫,提出了“无事时存善”和“有事时省察”两种方法。
前者是一种修养论。通过内心修养的方法体认天理良知。私欲不节制,如腐水浆糊,会贪枉昧良,污泯灵明,意志衰弱不堪,难以为继。所以“嗜欲深者天机浅”。天机不清,只是困兽犹斗,病鸦鼓噪。良知为灵明静水,无善恶风浪,确可深察宇宙,如镜映物;鬼谷子有“无为以牧天下”说法,作为他课算智谋和涵养德性的基础。大体也一个意思。
从历史现象来看,以坚强清净的意志战胜自己欲望的,堪为雄才大略。有些著名历史人物一生很富有,很成功。但也很健康,很有良知,核心就在于懂得真正节制和战胜自己的私欲,懂得布施,有一个清净健康的意志本体,但很多最后难以善终,就在于美逸含含之间,只把节制当成了一种手段,没有当成根本的道理。有淡泊心境,涵养不争的,堪为良谋智臣,于乱世中剑无虚指。
入门不难,越到后来越深刻考验人性。事事纷繁,到最后都是对人性最深度的考验。欲得上者,必求其上上,老天所以也很公平。但凡以精一心立者,即可坚实迈进于人生路上。为智,为雄,为良,皆可不惑,有知行合一实功。阳明学说,以人生明彻智识计,健康财富清净心计,现代社会值得发扬光大。2014-2-7《现代国学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