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棱镜门事件一直在酝酿和发酵。自去年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后,全球舆论随之哗然。斯诺登随后披露的信息,更是揭开了国家之间信息安全危机的冰山一角。
美国情报部门能够随心所欲的进入不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依靠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芯片。芯片是全球所有微型电脑、工业计算机、通讯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的控制中心、大脑中枢,是内核。棱镜门暴露出来的信息安全危机,将带来全球信息产业的巨大变革,酝酿出行业性的机遇。
棱镜门事件会动摇美国芯片商的垄断地位。为了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各国都会不遗余力的发展属于自己的安全的“芯”。
德国政府已经明确抗议了美国政府的窃听行为:“窃听事件严重破坏了两国的相互信任,这种行为必须立刻终止”、“电话窃听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作为欧洲的经济发动机、欧盟的制造业中心,德国拥有全球最优秀的工业芯片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子以通讯设备、家电运营商而知名,但不为人知的是西门子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医疗设备制造商,而在这些精密仪器内部,都有一颗德国制造的优质的芯。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西门子的芯片走进更多的市场。而为了信息的安全,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在海外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棱镜门事件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信息产业升级的压力和机遇。制造属于自己的中国“芯”,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中装上属于自己的控制中心,关系到国家安全。在深圳华为生产的通讯设备和手机中,已经装上了自己生产的芯片。这种在单晶硅片中利用化学反应蚀刻出集成电路并封装的技术已经不再神秘。而对于军工企业而言,也许将带来一个更大的市场。《光明日报》曾经报道,在2012年发射成功的“实践九号B”卫星上,控制管理单元的核心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都是国产芯片,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肩负国家安全的重大责任,军工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研发走的更早。作为军民两用技术,芯片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军工企业转型带来新的机遇。
棱镜门带来的机遇不仅如此,芯片制造作为化学、材料、信息技术的一个交叉领域,也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之间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芯片技术的竞争,芯片加工设备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荷兰Asml等光刻机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订单;作为生产芯片的原材料,高纯度单晶硅的研发制造也会得到加强,随着技术能力的发展,也许能为光伏行业带来纯度更高、成本更低的原材料。
罗援少将公开呼吁:“中国面临复杂的安全环境,不仅存在边境、海洋以及岛屿争端,同时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危险交织,对中国构成挑战。”棱镜门事件的蝴蝶效应,折射出了中国将面临的未可知的复杂安全挑战,应对这种未可知的挑战,将酝酿出的商机也许是下一个行业的金矿,而军工企业近水楼台的行业位置将为自己在这些新兴领域的竞争带来得天独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