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个性化的实现路径之二


      旅游商品是塑造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宣传的有效方式,是提高综合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潜力巨大的消费对象,因此备受地方政府、企业和学者的重视。在旅游商品开发中,多年来饱受诟病、悬而未决的就是各地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问题。如何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本文基于对丽江古城旅游商品的深度观察,从现代工业的“复制”属性、游客的角色出发,结合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的理论,提出实现旅游商品个性化的第二条路径:游客参与生产。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旅游商品生产过程中,游客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购买者(消费者),而是重要的参与者(生产者)。营销学家发现,顾客参与能够促进新产品开发或服务创新、提升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绩效。时至今日,顾客参与已经成为市场营销与顾客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对旅游商品个性化具有重要启示。在旅游商品生产中,游客承担一定的生产者角色,参与某些生产环节,投入自己的理念、智力、创意、体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其受尊重、被认可、个性化、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游客是差异化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理念和创造力,经由他们的参与,旅游商品也就具有了差异。亦是因为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创造,这些旅游商品对游客而言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在丽江古城,不少店铺尤其是木雕、烙画都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游客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或要求告诉店主,店主据此设计制作出符合游客要求的产品。当地政府还打算在五一街对传统饮食文化(如鸡豆凉粉、丽江粑粑、蜜饯)和手工艺(如皮革加工、服饰制作、手工编织、铜器打制)进行开发,通过小型的现场制作进行展示的同时,让游客参与到其中。
       受顾客参与理论的启发,结合体验经济的核心理念,笔者将网络经济中的UGC商业模式改造为旅游商品生产的TGC模式。TGCTouristGeneratedContent的简称,意为“游客创造内容”,指旅游商品开发商构建相关场景、制定规则,由游客来完成旅游商品的生产,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对自身具有独特性的意义。丽江古城玉河广场上的东巴许愿风铃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旅游商品开发商借助丽江古城这一场景,利用东巴文化中的素材,提供了东巴风铃(关键部件是带有风铃的许愿牌)这一物质载体作为平台,赋予了其“许愿”的功能,满足游客祈福圆梦的需求。同时,还制定了游客参与的“规则”:将自己的心愿写在风铃正面,然后自己选择位置、亲手挂在木廊上。游客通过书写自己的心愿和悬挂风铃,就生产出对自己而言具有独特性的商品——写有自己心愿的风铃。值得一提的是,游客虽然付了费,但没有人将其带回家中,而是留在玉河广场一侧的长廊上,成为别人眼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引用格式:李庆雷.旅游商品个性化的实现路径——以丽江古城旅游商品为例[N]. 中国旅游报,2014-2-2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