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之“引咎辞职”,其咎何在?(12月6日)
关键词:台湾 两岸关系 国民党惨败 马英九辞职
“九合一”选举又称为“九合一”地方选举,是在“七合一”选举(台湾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六大城市市长、议员,其余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与村里长)基础上增列选举项目而来,增设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区长为地方公职人员。
2014年11月29日,台湾地区新一届地方公职人员选举首次采用“九合一”选举,全台22个县市长选举中,中国国民党获得6席,民进党获得13席,另有3席为无党籍。其中关键的“六都”部分,国民党仅保住新北一“都”,岛内蓝绿阵营政治“地盘”被重新划分。
在大陆政策方面,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声称,台湾必须全面检讨大陆政策,透过往来交流以改善相互了解,“维持现状”和“民主程序”则是“须坚持的核心价值”,两岸维持稳定是双方责任。至于两岸已签协议必须尊重,执行端则须检视,审议中的协议要有“适当的监督机制”。
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完败,民进党完胜,这不仅让两岸关系陷入更多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两岸走向统一的难度,也让国民党内部发生强烈地震。马英九辞掉国民党主席。由于第一副主席吴敦义请辞、第二副主席曾永权婉拒,将由第三副主席洪秀柱代理,旋即启动党主席改选机制,最迟2015年1月中旬完成。
客观地说,国民党的惨败原因有很多,比如忽视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对社会变革的反应过于迟缓等等,单纯让马英九承担责任有些不公平。
马英九的人格特质一直值得称道:公私分明、严以律己、谨慎规矩。出国访问不住总统套房、开会吃便当、捐款超过7千5百万台币、捐血超过180次。这样的人都要承受压力被赶下台,还是引咎辞职,其咎何在呢?
有专家分析,马英九不擅权谋,这样的个性,无法在当前权力共生的派系中获得支持,道德自律的结果是敌人不怕你,立委不帮你,派系不服你,媒体不理你。
虽然有事后诸葛的“马后炮”之嫌,但是在贾春宝看来,马英九离任党主席有其必然性,其根本缘由是马英九在思维方式上的过于严谨以及领导力方面的欠缺。学者型人才、辅助型职责的人,不管是做幕僚还是做宰相,都会在具体行政的时候畏首畏脚,缺乏大刀阔斧的气度,而任由大好时局白白丧失的。
从马英九的经历来看,从1981年开始,不管是作为研究者、翻译、执行秘书、研究委员、发言人、教授,还是法务工作者,台湾“首善之区”的市长,这样的职业经历已经使得谨言慎行的完美主义者倾向成为其核心特色。
当你成为领导,健康与清廉固然是必要的,但所考虑的就不是单纯为自己树立形象,而更多的是执政的业绩。因为你要给整个团队带来利益,将团队纳入到整个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生态系统之中,从自己是大明星变成幕后人物,推出团队内部的明星,从老大变成大佬。
粗通《易经》的人都知道,乾卦的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但第六爻“亢龙,有悔”;用九中说“见群龙无首,吉。”作为老大,是不太适宜在众目睽睽之下呆得时间太久的,需要再前进一步便成为大佬,大佬永远是隐居幕后,带有很深的神秘感的。
马英九属于劳模式的领导,工作上任劳任怨,态度上勤勤恳恳,表达上谨言慎行,但这种特色在做下属与辅助角色的时候是优势,在身居有决策职责的最高领导之位的时候,就变成了劣势。
月明星稀本很常识,却很少有领导意识到这种常识所带给自己的启示。俗话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劳模这类人是不适合做领导的。不管是平台思维还是幕后思维,你所树立的典范不是自己,而是自己领导下的团队整体。其实团队内部的那些积极分子是可以成为你的支撑与拥护者的。
即使已经有很多光环,都会被更多的光环所环绕,那些渴望得到光环、关注与认同的人,就会与你为敌。马英九的失败在于过度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而让国民党的整体形象缺乏展示机会与空间大打折扣。
同时,马英九在亲美还是亲陆的方向政策上表现得摇摆不定,而让岛内民众失去耐心。通常总是有所顾虑地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是会畏首畏脚的,缺乏战略前瞻性而错失时机。而成为老大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各种谣言所包围,即使竭力让自己更完美而避免被误解,都会被评论为软弱、不作为。
作为领袖的战略,不是首鼠两端、投鼠忌器,也不是中规中矩、求全责备,而要有积极进取之精神,勇于冒风险、有担当,敢于出头的人。
如果马英九抓住任何一次机会,跟大陆最高层见了面并建立沟通机制,或者强有力地推动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抵制美国对台军售等等,不在大陆与美国之间左右摇摆,应该会有更高的支持率。
当然,这一步不是那么容易迈出来的,毕竟与谁成为盟友,跟谁靠的更近,这是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敢于迈出来或许就变成了伟大的政治家,反之首鼠两端就只能是平庸之辈。
贾春宝
2014年12月6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
和讯网专栏 http://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