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的思考


建设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是实现武昌区“三区融合  两翼展飞”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通过全面推进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使武昌古城和滨江商务区率先有机融合,从而带动白沙洲、杨园地区均衡发展,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提升,对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范围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城市建设任务。当前,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筹建工作紧锣密鼓。本文仅就建设中若干问题进行一些宏观层面的思考,供总体把握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规划与建设参考。

一、关于区域城市特色问题

城市特色由其自然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和空间特色组成。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是具有独特城市特色的区域,纵观武汉千年历史,每一次城市变迁都在此留下印记,公元223年孙权筑夏口城,诞生武汉历史上第一座城堡,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毛泽东在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这里是武汉近代工业聚集地,白云黄鹤的故乡,西方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可以说,这里是武汉历史记忆最丰富、最具文化张力的地方。

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复制和造城,城市区域规划和建设必须把握和体现城市特色。项目可以反映城市经济繁荣,但任何项目代表不了城市。“自然+人文”才是城市特色,“保护+孕育”才能展示城市魅力,实现“当地特色,世界唯一”。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丰富的人文特色和壮美的滨江滨湖自然特色铸就了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城市特色。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是武汉千年古城复兴节点,是武汉旧城风貌展示的切入点,是武汉城市之根,理应形成武汉精神高地。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是武汉城市主城区的建设重点,是武汉“两江四岸”的核心区域,是武汉城市之心,必须打造武汉经济高点。

二、关于区域文化发展问题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文明传承和文化创造的主要场所,一座不能展现文化风貌、体现文化品格、凝聚精神价值的城市,必然苍白乏力。可以说,决定一个国家和城市之“大”的,就是她的文化含量和丰富文化形态所凝练出的价值观。富而不贵是穷人,城市富而不贵是贫乏,城市既繁荣又有文化内涵才有竞争力。建设滨江文化商务区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强大,更体现为文化的自觉、自信、特色和高度。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古城的历史厚重,白云黄鹤的美丽传奇,辛亥首义的灿烂辉煌,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户部巷的汉味小吃,都府堤的红色旅游,宜游宜业的山水生态等等,这些历史文化、首义文化、红色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此相互交织,相互益彰。我们改造与建设必须在保持城市的记忆中延长其本身的生命力,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提升城市实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用心发掘、展示、弘扬区域文化,努力形成武汉精神高地。

其一,进一步完善滨江文化商务区规划,把武昌古城与滨江商务区同步规划、整体建设、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古城区域的实施性规划和专项规划。

其二,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城市精神。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传承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区域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其三,大力建设特色文化街区。一个城市的特色是有地域文化价值的街区,给人提供智慧交流和创造的环境,应该结合区域内文化特质的不同建设不同的特色文化街区。

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文化是魂,经济是躯,区域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把滨江文化商务区打造为武汉经济高点,才能实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是武汉“两江四岸”的核心,具有打造武汉经济高点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优势。武昌滨江商务区是武汉主城区临江南岸的核心区段,是“两江四岸”重要的功能组团和景观节点,也是临江一线少有的开发条件较为成熟的稀缺资源。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滨江商务区内已建成的万达中心高档写字楼、万达威斯汀六星级酒店,在建的全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绿地国际金融城等商务商业类项目,提升了武昌滨江商务区的商务服务功能和知名度,其影响力逐步扩大,受到诸多企业热捧。白云边总部大楼、华电科技中心等项目正在启动之中,目前包括在建、待建和策划项目共有39个,武昌滨江商务区已成为武汉投资开发的热点区域。武昌滨江商务区必将成为企业总部聚集区、高端服务业发达区和武汉最重要的滨江经济带。

一方面,要优化区域规划编制,增强规划引领力。严格执行《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实施性规划》,抓紧编制滨江文化商务区重点街坊、重要地段、重点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提高商务区核心区公建比,严格控制商务区公建比,在核心区确保集中建设一批大体量、高层数的商务楼宇,满足商务功能需要。

另一方面,做好产业规划,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滨江商务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引进总部金融企业、创意设计企业、中介服务企业。对古城区域及早制定产业专项规划,大力提升旅游、商业、餐饮、酒店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新型产业。

四、关于区域协调推进问题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其一,处理好建设中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立“保护第一、整体保护、全面保护”的指导思想,寻求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通过渗透现代功能和元素实现功能的转变和提升。既要保护古建筑,又要保护古街巷,既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坚持生态优先。

其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筑城的建设理念。合理安置拆迁居民,切实改善和提高居民居住条件。加大区域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空间景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其三,推进白沙洲、杨园地区的协调发展。把武昌滨江带作为一个整体,合理功能分区。在加快推进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的同时,加紧对南北区域整体规划,实现滨江文化商务区与白沙洲、杨地区相融互补、均衡发展。116日公布的新一版《武昌沿江地区实施性规划》明确提出杨园地区为设计创新区,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这不仅为滨江文化商务区增添了新的功能,又将带动杨园地区的均衡发展。下一步,要加快白沙洲地区的规划设计,既是推动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的需要,又可以带动武昌南部地区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