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人角度看日耳曼民族精神


    “德国人的骨子里交织着深刻的自豪和挫败感。日耳曼民族刻苦,严谨,守纪,忠诚等优秀传统使德国在近代世界史上始终处于一种出类拔萃的地位。众多领域的世界性成就,可谓群星璀彩,同时人才辈出。但是德国又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国家,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众多卓越贡献,同时又带来深重的灾难。”

 

德国最大的不幸就是处在俄法的夹击之势下,出海的通道正好被英国深深扼住了喉咙,生机勃勃,能量十足的德国始终被罩在一张无形的网下,越是挣扎,网缺收的越紧。从17世纪法国对普鲁士蓄意挑起的30年战争开始,就有了试图让德意志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崛起的目的。然而顽强的民族走向团结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70年代的国家统一,紧随其后的领军第二次产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样,深刻的自豪与挫败交织,一个优秀的民族为何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日耳曼精神的优劣点是什么,这是今天想探讨的问题。

 

探究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与发展

 

我个人认为,民族精神的形成,来自于一个或者几个民族领导人的精神传承。民族精神的发展,除了后一辈民族领导人精神的进一步熏陶,还来自于国家处于动荡的年代,内忧外患局面的形成。为什么呢,简单得说,民族领导人在国家危难时候站出来,实时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整理市场,或者是说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展开军事行动抵御外敌,解决民生问题和民族问题,这样的领导人会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会得到膜拜,会自然得跟着他学习,从外到内,从外表谈吐举止,习惯甚至癖好,到内部精神品质,当然民族精神的传承更多来自于精神品质的继承和发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偶像效应,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周杰伦的歌,影响得不只是一代人,我们在哼他的歌,学他的调调,甚至手势和穿着打扮,这就是因为对他歌曲的认同和喜爱造成国民在当年掀起的“杰伦”风潮。而根据第二个问题,内忧外患的国家局面,一定会让所有的国民面对同样的存亡问题,在存亡问题面前国民会自然而然达成高度的一致对外。德国处于的欧洲大陆中心,周围盘踞着如狼似虎的法兰西,俄国。均势的欧洲永远充斥的是埋在生意场上的火药味,为什么是生意场上,我们以后讨论货币战争的时候再来提。上两个观点的例证,是我接下来要谈的东西。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是德意志精神的最早雏形和基础,在此基础上,经历历史的动荡和变革,德意志在普鲁士精神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深化。其中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形成与发展出现过两次震荡式的历史关键点。第一次是俾斯麦主导下的德意志,第二次是希特勒主导下的德意志。

 

第一次历史关键的点,暴力蛮横的俾斯麦。

 

俾斯麦,高中历史的时候我们讲到过的。带领德意志走向统一的男人,从20世纪70年代的三次对外战争,以铁与血的意志扫清一切外部阻碍因素,有点当年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会八荒而扫六合的气魄。那么俾斯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奠定了70年代统一的德意志人民性格的基础?

 

俾斯麦出生是于名门望族,是属于容克地主阶级。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从小胸怀大志,天生的优越性成就了他独特的个性,脾气暴躁,做事雷厉风行,性格果敢坚毅,,态度强硬粗鲁甚至有些野蛮,刚愎自用。大学时代为了追个妞,俾斯麦跟人决斗了32次,索性很多次都是在其他人的介入下和平的解决了。俾斯麦的这样一种性格在今天的政坛上是不会得到赏识和提倡的,但是在普鲁士处于欧洲均势的情况下,实在是迫切需要一个极具政治手腕的人。俾斯麦在德意志的政坛上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机遇要得意于当时盛极的银行家族罗斯柴尔德。在俾斯麦和罗斯柴尔德之间,起沟通和联接桥梁的这个人,布雷施劳德需要提及一下,这个人也是犹太人,早年穿梭于欧洲各国从犹太人最拿手的货币兑换业务开始起家,在德意志统一前夕成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德意志的代理人,也是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俾斯麦在获得罗斯柴尔德家族斥巨资资助发动战争中间,布雷施劳德起到了关键作用。

 

1848年欧洲革命造成的权力巨大的真空,给了俾斯麦极大的发展空间,激发了他在政治上的壮志雄心,同时也进一步促成了他特有的现实主义态度。革命浪潮的拍打下,俾斯麦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做一个保皇派人士,依靠强大的君主制度力量,推动德国走向统一,这既是他的理想,也是欧洲银行家为了大发战争横财,消除贸易壁垒的必然结果。

 

德意志统一战争当中,俾斯麦干了几个事情,第一,丹麦危机创造了意外机会。这场战争说白了就是打钱,谁的经济潜在资源更加庞大,谁就能赢得最后胜利,而胜利的目的也是为了钱,除了战争赔款补上战争耗资,另外就是给国际银行家出手掌握战败方国家经济命脉,铁路,中央银行的国债发行权和矿产资源。俾斯麦运用灵活的政治手腕,协助威廉一世力压议会反对派,推动军队改革法案,强化正规军,削弱国民警卫队 ,目的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央直属部队,要为普鲁士统一做好第一步准备. 普丹战争于1864年爆发,俾斯麦最终辗转争取到了战争融资,这一融资当然来自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普丹战争实际上是普奥对丹战争,俾斯麦上演当年与秦皇远交近攻一样的套路,联合下一步要灭的奥地利先解决丹麦,使得奥地利与盟友离间, 压制国内议会,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接下来的一步战争融资来源于科隆—明登铁路, 普丹战争已经拖垮了普鲁士的财政,所以本来是国有项目的明登铁路(为了方便先这样叫)陷入资金供给不足而瘫痪的状态,俾斯麦将国有项目的债券发行权转让给罗斯柴尔德家族,换取900万泰勒的战争融资,解决了战争初期的资金问题,但是由于后期资金跟不上,普奥战争实际上没打完.但是普鲁士这样的重击,已经让奥地利在德意志统一的问题上无从插手了,而当时法国的拿破仑三世确对普鲁士的几番出手持旁观态度,主要因为法国的自顾不暇,放任普鲁士的壮大,而法国,就是普鲁士统一的最后一道障碍.

 

最后一战普法战争.在强大的金融财团的支撑之下,俾斯麦统一德意志的雄心,甚至说是全普鲁士人统一的雄心已经锐不可当.当法国反应过来俾斯麦的一系列外交手段最终目的之后显然为时已晚,色当战役的大挫法军,攻破了挡在德意志统一前的最后一堵墙。

 

德意志的统一步伐当中,俾斯麦显然作为一名总策划师描绘着一幅胜利蓝图,俾斯麦的坚韧性格也与传统的军人性格的普鲁士民众一拍即合。俾斯麦在德意志的统一当中,作为一个冒险的勘探者,表现的非常激进,同时由于他的果断和勇敢的探索精神,德意志国民对他的仰慕和推崇也上升到一个巅峰。俾斯麦的出现,给夹在欧洲大陆中弱小的普鲁士民族指明了奋斗方向,要独立,要国家。完成和捍卫国家的统一是普鲁士军国主义血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在德意志的统一之后。普鲁士民族空前的团结,高度得集中。在近代历史上,德意志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人才,在紧接着以德国科技为中心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文学,诗歌,发明,技术,学术,政治和金融等可谓群星璀璨俾斯麦在对德意志的贡献,远不止它的独立,而是独立之后的成就与发展。

 

第二次历史关键点,更进一步的民族整合,希特勒。

 

在饱受1929年开始世界性经济危机浪潮冲击下的德意志,所有的社会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失业率指数上涨,德意志的资产阶级为了自保囤积资产,加大工人阶级的敌视情绪,眼看风雨飘摇的德意志即将上演风与火的变革,然后希特勒来了。1933年的德国失业人数高达600万,如果加上400万临时工,算上家属,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1933年2月1日,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他就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这不仅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似的政治口号。事实上,通过纳粹当局的努力,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1.3%,而同时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比利时为8.7%,荷兰为9.9%。用纳粹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 

 

希特勒这个阴谋家,他预料到了工人党的政变就在是眼皮子底下躺着的饿狼,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扑上来咬得你体无完肤。所以他很聪明,知道工人党无非就是要求面包,。所以希特勒建立一系列的福利政策,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力量来自欢乐”旅游船。仅1937年1年内,全德约有1000万人参加力量来自欢乐的休假旅游。那个时候社会上的口号是“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纳粹德国的工人也成为可能”。包括1936年的奥运会。希特勒他用16吨铜铸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塔,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运动场,建了一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并修建了比洛杉矶奥运会要豪华的奥运村,而且大肆宣传德国的“繁荣与昌盛”。为了开好1936年柏林奥运会,希特勒不但允许一些德国犹太人优秀运动员代表德国参加竞赛,甚至还任命犹太人沃尔夫冈?菲尔斯特纳尔负责管理奥林匹克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希特勒宣布开幕。会场上飘扬着纳粹旗帜,德国运动员通过主席台时,行纳粹礼,高呼“万岁——希特勒!”

 

希特勒一出手即解决了德国的存亡问题。一是短时间内缓和了阶级矛盾,二是带领德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俨然是以人民的守护神,国家的靠山王身份出现在民众面前,自然得民众对希特勒的崇拜丝毫不亚于当年我们高呼的毛主席万岁。人民认为是希特勒带来的恩泽,因为毕竟大事方针的处理,露脸出来拽的都是希特勒,所以人民对希特勒的方针政策是言听计从,我们想想二战前夕纳粹党人的疯狂行动,广场阅兵时候希特勒的招牌POSE, 一广场的人都跟着抬手,那手抬得齐刷刷的比广场舞大妈还要规整。所以从对外表的模仿到性情的变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特勒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主张都是高度集中,以军治国,而希特勒本人因为成长的特殊环境和少年时代的磨难锻炼出了一种坚韧,刻苦的性格,这一点也深深影响着他领导的那个时代的国民,恰恰由于国民和军队在潜意识里面是一个服从,集中,忠诚这样的态度,所以德意志更像是只有军队的国家。

 

除此以外,希特勒对国民的影响更胜于俾斯麦,俾斯麦毕竟作为二把手辅佐一把手的姿态领导德意志,只涉及政治经济领域.但是希特勒手握政权,军权,唯他独尊。

 

原因在于一战之后,民生问题突出严重,西欧人民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惧怕,以及对俄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排斥,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的指导.而且德意志人民对传统精神的寄望相当高,希望能求助于历史传统精神,普鲁士精神甚至神化精神来获得拯救. 希特勒抓住了民众病急乱投医的心态,鼓吹普鲁士精神,将他进一步发展为法西斯主义,以团结全国力量,破除救亡障碍为由,废除宪法,废除地方行政区设纳粹行政区,直属中央,解散立法机构.真正实现了国家”军政一体化”.同时实现希特勒个人的大权独揽,在希特勒无休止的演讲中,德意志民族的普鲁士精神中的沙文主义(沙文主义:极端资本侵略主义和好战情绪)被激发了,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在希特勒的鼓动中完全爆发.二战的爆发已经就是箭在弦上.

 

现在回到我们解决的问题

      
德意志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的原因是什么.第一,这个很可能是根源性问题,在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精神当中埋藏的沙文主义,是一切侵略扩张的根本。极端资本侵略,要蓝天下的大海和领土,要资源,要吃饭,没有我就要抢,我就要打。第二个原因是军国主义,以军治国,既是好斗的性格,你看俾斯麦和希特勒,哪个不喜欢打架。又是一呼百应的忠诚与服从,说打可能就要打,还是一堆人来打。第三就是我们谈到的优秀的一面,各个科技,艺术等领域的百花齐放,可以看得出一个优秀民族的姿态,一个优秀到遭人妒忌和踩踏的民族不会甘心给他们认为比他们弱小的民族踩在就下。第四个就是客观的地理环境,生来就夹在狼和老虎的中间,还给老鹰掐住喉咙的国家地缘形势,时刻提醒着这个不上进就会挨打的民族。

 

综合来看,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扭曲的,是畸形的。如果把德意志当成一个人来看,一个优秀的人是要遭人妒忌的,你的优秀是要给人危机感的。与其别人等待你的壮大,不如在你壮大之前压制你。原本是一个可以给世界带来更多卓越贡献的民族,但是缺因为性格上的劣根让他从天使走上了恶魔的道路,这样的转化就是一念之间,当然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还有欧洲均势的大国,物极必反,压得太死,生命力越顽强,爆发越恐怖。辩证得从另一个方面假设,如果德国生在一个安逸的环境,说不定世界性的成就并不会那么多。没有压力下的羚羊是无法奔跑的,他遭遇的环境必然加速他的成长,他遭遇的环境必然使得一个已经成熟的民族不甘于再受到压迫,所以他反抗。反抗于是带来世界性的灾难。

 

记得德国总理勃兰特吗,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的人。他作为一个不用下跪的人替那些该跪下却没有跪下的人下跪了,,,好拗口。也许从那一刻开始,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会有些许的变化,也许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将认识到德意志民族真正的方向和未来的步伐。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密切关注这样一个荣耀与危机并存的民族,就像引导一个孩子走上正确的路一样,全世界的人民需要记住历史,放眼未来,将德意志民族精神贡献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