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景况跟教育和社会形势密不可分,如今互联网科技发展迅速的阶段,有些行业跟不上革命的节奏,濒临消逝。大学生就读专业对口就业问题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武汉招聘网认为就业与专业并不一定要相关,毕业生需要根君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
尤记起北京奥运会那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财经类毕业生求职也变得尤其艰难。金融危机及金融衰退导致财经就业市场萧条,当时的就业形势达到了衰败时期。大学生们未毕业就已经在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不少金融类大学生意识到找个稳定的工作更重要,便开始转投公务员的怀抱。当然同时也有不少学生为了逃避就业风暴而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希望在国外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而不少企业也不断在缩减着招聘计划,尤其是财经市场。
不久前,在教育部官方微信推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由于供需失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动画、广播电视编导、表演等15个昔日热门专业也榜上有名。很多家长反应,这些专业就业率低是因为毕业人数众多,抢饭碗的人数多是因为高校招收该专业的学生多,问题就落到了各大高校身上,为何开设这么多供不需求的专业?对此,某知名高校负责人也表示很委屈,就拿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开设成本低,设的分数线也不会太高,学习范围广的性质也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专业限制。
大学生们往往将就业困难怪罪于社会和教育,当然大学生是就业的受害者,也包括很多企业也一样是受害者。萧条的行业不得不忍痛裁人,且前景一天不如一天的“发展”和缩减;而新发展起来的行业或企业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发展由于人手不够而进步缓慢。那么大学生和企业都不用为此买单,但依然改变不了目前的就业形势。所以,社会各界都应从自身改变,大学生尝试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寻找新的就业方向,不一定要专业对口,但要求不是盲目择业,骑驴找马。
而用人单位一方,就不要太狭隘,不要用就业歧视的门槛限制抓住人才的机会,尝试给有能力但并非对应专业的求职者机会。而不要只瞄准与自己行业有关的毕业生,这就是目前毕业生求职难,企业招聘也难的弊病所在。当然,大学生不能一直活在抱怨高考选专业没选对的情绪中,也不要过于执着对口专业,在没找到工作前就宅家啃老。至少毕业了就是能够为自己未来负责,为家庭负责的个体。尝试改变去适应环境,只有适者并成为强者才能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存活。
事实上,专业与专业、职业与职业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教育虽然没做到位,但也在政策的调整中不断的要求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不管是从思维还是适应能力上都需要得到锻炼。名企中不少大佬都是做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创业工作,但他们却不一定能掌握着专业知识,因为他们需要做的是管理。提倡大学生不要盲目择业、就业,为了追求表面上的体面就业而委屈了自己,为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有时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也未尝不能完成人生的梦想。
就业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可达成,武汉招聘网认为90后作为新一代的祖国花朵,有很多创新型人才已经冲破世俗的观念,开始发展适应性强又充满新思维的创业工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适应能力是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