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立东:没有文艺复兴,哪有工业革命。---再谈中国经济转型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谈转型,谈产业升级换代。但至于怎样转型,我看到的不过是两个字“给钱”。

中央给企业减负担,减税是不过是把税收的一部分钱拿出来还给企业。减了这些钱用在了哪?很多有背景的企业到国外去买了自然资源。鼓励大学生创业,再给一些奖励资金,还是给钱,至于收获,不过是中国大学生不到3%的创业成功率。

靠给钱如果就能实现转型,那么拉美国家也不会一直在中等发达国家陷井里徘徊了。实际上直到现在,你去拉美国家,可以看到极端平均主义,个人崇拜还是横行。以阿根廷为例,虽然曾经的阿根廷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甚至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仅次于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而它的人均收入则达到了16个发达经济体(OECD)平均数的92%。这一数据足以傲视它的邻居巴西:当时的巴西人口连阿根廷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说什么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优势它都占了,但是现在这些拉美国家的经济情况却还是十分糟糕。拉美国家跟上了近代社会工业革命富裕的步伐,却少了欧美社会过去经历的历史。这个历史过程就欧美社会的文艺复兴的理念。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

做为以人的正常生活为主体的社会,就应当以人的自然精神为指引,进行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生产。只有这样,工业革命的科学理论生产出的才是可用的商品,而不是大炼钢铁出来的废品。

现在回到中国大陆,大陆想生产出美国人需要的高科技产品来,从而实现走高端路线的转型之路。却连美国人看的电视是什么节目都不知道,更不知道美国人会改变的高档消费品的潮流后面的思想背景。

大陆人自己的思想还停留在保证温饱的水平之上,还想为有个性的美国人设计出高端的产品,从而摆脱打工仔的命运,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相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现在中国还需要到处去买资源。所以中国人要真正想走上转型之路,靠到全世界各地去买资源肯定是行不通的。进行一场真正的文化复兴,把基于人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宣扬开来,打破教科书一种哲学的统治,使一切依附于某些组织的裁决的文化氛围的现状得以重建,才能使大陆人成为真正有活力的世界市场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一切听别人指挥的打工仔,也只有这样工业革命对于大陆的民众才能产生真正的符合需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