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资金莫成糊涂黑金


    山西彩民近期独中5.2亿元福利彩票大奖的消息备受关注。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累计销量已分别达到1万多亿元和7354亿元,筹集公益金量分别达到3100多亿元和2119亿元。根据规定,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但记者调查发现,巨额的公益金去向却扑朔迷离。

听起来问题很大,事实上问题确实不小。从海量的彩票销售收入看,中国人购买彩票的热情有多大。虽然各类彩票宣传册上都印着中奖率高达50%,但谁都晓得这是一个诱惑人的小游戏。一个巨奖获得者--例如山西中了5.2亿的幸运彩民,一下子抬升了高企的中奖率。但对于亿万购彩者而言,中奖率宛如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彩票不过是在合法的机制下,利用人们侥幸的博彩心理,凝聚公益资金的过程。因为公益,才使博彩有了合法基础和道德根基。对此,彩民们还是应该节制自己的赌博心理为好,千万不要沆瀣沉沦其中,搞得家破人亡。

 

之所以讲许多彩票的实质内涵,就是为了强调彩票收入应该切实用于公益事业上。否则,彩票之原罪可谓罪莫大焉。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彩票销售所得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并非是一笔糊涂账,而是有规可循。按照《彩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4号)、《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民政部 国家体育总局令第67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和《彩票机构财务管理办法》(财综[2012]89号)等相关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上年度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告。

 

也就是说,彩票销售收入应该有明确、细化和公开的预决算,让人们能够看明白彩票销售资金的流向。但从各地执行情况看,的确让人捏了一把汗。以天津市财政局公布的《2013年度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使用情况公告》为例,2013年度总额达89409万元的“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只是粗线条地列出了体育彩票、福利彩票公益金分别支出的12个、18个具体项目和资金规模,少则数百万元,多则上亿元,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浪费现象等,根本看不出来。

 

这是中国社会的通病。从公共财政的预决算到其他资金和基金情况,相关单位总是习惯于用模糊和抽象去“总结”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大体差不多的“加法”或者以最终使用采取倒推逻辑,证明资金流向的正确性。这不仅让公众困惑也让人们愤怒,认为其中必有猫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就彩票销售收入而言,奖金派出多少是简单的算术问题,不存在决算的困难。该怎么公开就应怎么公开。其次是公益资金分配,既用在哪里和用了多少,不仅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哪一项不清不白都可能内存猫腻甚至利益输送。这是亟需公开透明的第一件大事。其二则是彩票销售的成本,即管理费问题。多年以来,管理费都是彩票销售的15%。这一比例是否过大,暂且不论---重要的是这些管理费都用到了什么地方,必须条分缕析予以公开。而这,恐怕才是彩票猫腻的管理者之弊---从近年来曝光的福彩中心豪华的楼堂厅馆情形看,这一弊端导致了各地福彩管理中心的截留自肥。而这种黑金流向,恐怕也是说不清道不白的。

 

因而,彩票资金流向,紧盯巨奖者的“蒙面”不透明没有任何意义,问责彩票管理者才是核心要义所在。公开透明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这点做不到,不仅失职而且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