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喜用哲学一词来解释东方文化,这其实是不明就里的表现。比如,喜欢用中华哲学、东方哲学、儒家的哲学内涵,等等。
事实上,哲学必西方哲学,东方学术必不是哲学。何以故?因为西方哲学是研究绝对的体系,而东方文化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相对主义为纲要。两者存在着结构性差异,万不可强行捏合。
实况乃是,不止是西方哲学在研究绝对,且它的宗教和科学,亦以绝对概念为逻辑要素。
譬则,《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之所以被科学共同体誉为最伟大的科学著作,是因为牛顿在此书中总结和构建了绝对概念体系。他提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以及绝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绝对静止和绝对运动并没有直接提出,而是以惯性的名义提出——牛顿以静止和运动定义了惯性原理,但并没有指出惯性原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什么判别的,故是绝对静止和绝对运动);还提出了区别于相对量之重量的绝对量,质量(重量是一物与度量衡之间的相对关系,而质量是一物独自含有的物质之量,与其他物没有相对关系)。
再譬则,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是“绝对父亲”,而人们是其绝对子女,于是焉,人和人之间的自然人伦关系不复存在,都是兄弟姐妹(这是所谓之人人生而平等的源出)。是故,人不再需要忠孝之类的人伦义理,只需讲究与虚幻的绝对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中华文明不带入绝对客体,故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相对人伦关系,并在这种真实的人伦关系中,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东西方文化的体系区别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