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部经济第一人”、“总部基地之父”许为平,是总部基地(ABP)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ABP全球控股集团主席,2013年投资10亿英镑约94亿元人民币,在伦敦打造总部基地,其中一半卖给亚洲企业家,一半租给欧洲企业家。而其位于北京的总部基地,大多数是企业买断的,少数出租。最近在伦敦成立ABP国际联盟,帮助企业推进海外发展,帮助到中国去的企业寻找伙伴。第一步实现中英企业合作以及经贸合作,接下来促进中德、中美、中法等国的企业间合作。目前近600家中国企业注册了ABP国际联盟,11月18日之前,还会有近200家英国和欧洲企业加入,许为平的梦想是建立全球总部基地共同体。笔者认为,许为平的理想很好,仅仅搭台是不够的,如何找到企业之间的化学反应,才是关键,只有这种化学反应才是ABP精细化发展。
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出去,并非是非得要出去才出去,而是因为能够促进企业升级才使出去有意义。如果仅仅是为了出去盲目收购而走出去,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曾经提出不要为了买鸡下蛋而走出去,应该是要对收购的对象进行升级,这才是关键。同样中英、中欧、中美企业之间不仅是合作,而且应该是如何走到合资的层面上、走到两个企业在两国以及全球全面合资,这才是更广阔更深度的合作。
多年前,美国驻华大使馆邀请笔者指导时,笔者提议中美企业大面积合资,这是拯救美国经济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国企业迅速升级换代的方法。后来笔者又提议中欧企业这样做,即使是今年,笔者也提议过中欧企业大面积合资,才是欧洲经济能够脱离困境的关键方法。目前的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并不能彻底改变欧洲经济。
今年意大利获得中国80亿欧元的经贸大单被其总理称为“小开胃菜”,大餐还在后面,今年德国获得180亿欧元经贸大单后,德国汽车在中国西部进一步建厂,并且延长中德汽车合资25年。最近,德国到中国招商是“大小通吃”,这也是类似意大利“小开胃菜”的心态。
ABP国际联盟如何精细化发展?
1、促进两国以及更多国家同类企业的合资,可以先进行小的合资,比如在中国国内合资,如果满意后,可以在英国进一步合资,还可以在全球更多国家合资。还可以通过合资走遍全球。
2、 促进产品企业与渠道企业之间的各种国际合作,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合资。
3、 促进中国代工品牌向自主品牌的升级,促进英国品牌与中国企业合资升级。
4、通过中英、中美、中欧企业合资后,能够把西方设计、西方品牌、中国制造、中国市场、西方渠道相结合,这才是双赢。
5、对于中外企业全面合资的,可以运用笔者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进行操盘,比如产品整合、技术整合、跨国整合、产业区整合、销售整合、营销整合、制造整合、品牌整合、车间整合、物流整合、税收整合、文化整合、管理整合等等,才让中外合资企业比较融合。
6、通过中外企业全球全面合资后,在进行销售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包装创新、款式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制造混制创新等等,全面提升中外企业全球合资后的进一步升级换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中外企业同类、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等进行全球全范围合资,把中国制造、市场与西方设计、品牌、技术、渠道结合在一起,并运用笔者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和综合创新的一系列创新双提升,这才是许为平让ABP国际联盟精细化发展的战略路径。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