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协会披露,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已通过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方案的核心为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10月30日《京华时报》)。
河南新郑市民跨区买盐闹剧令社会惊愕。由于食盐用量较少,使得百姓对盐业管理问题并没有太在意。大多数百姓不知道古代由于运输条件限制等因素实行盐业专营竟然一直延续至今。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在我国经济许多领域里计划经济管理办法仍然残留着,仍然在暗暗地侵蚀百姓利益,在破坏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在成为一些部门以权谋私、干预市场、盘剥民众的利器,导致关系百姓生计的商品地区分割、不能物畅其流。
几个典型数据令人惊讶:由于专营造成流通环节价格偏高。一吨出厂价大约700元的盐,加上包装和运输,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但是卖到市场上就是3125元-4906元之间。目前市场上400克装的食盐售价在2.5元左右,每袋食盐的成本只有0.5元左右。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粮棉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国家实行专营专管专门收购。主要是因为在物资包括食品短缺时期,以保障供给,维持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后来,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被称为民众“保命”的粮棉油重要商品市场流通都完全放开了,而盐业令人不可思议的竟然还在实行专营。1996年当时为保障食盐加碘,国务院发布《食盐专营办法》,而随着市场发育程度,以及营养多元化需求,保障加碘已经没有必要了。如果再坚持盐业专营只能违背市场规律,影响盐产品流通,造成地区分割,给腐败分子利用权力寻租以空子可钻,继续伤害百姓利益,剥夺百姓的自由消费权和选择权。
这次国家发改委通过的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内容包括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是很大进步,希望不要第七次食言。试想,一个盐业体制改革,先后拿出七套方案都至今无果,足以看出阻力之大。其实背后还是部门在盐业专营中的巨大利益因素是最大阻力。以笔者看,类似河南新郑市民跨区买盐闹剧何必再让它上演一年多,废止盐业专营何必再等待一年多。废止盐业专营越早越好,倒不如从2015年元月起就彻底废止。
由废止盐业专营使得笔者想起其他“专营”,比如烟草专卖制度,到如今也已经没有存在的任何必要。目前的烟草专卖与盐业专营一样,同样存在专营主体既从事烟草管理,又从事烟草经营,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败等现象。也应该尽快彻底废止烟草专卖。
当然,废止盐业和烟草专营专卖制度后,保障百姓健康问题丝毫不能放松。比如:对食盐加碘,国家有关部门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应该制定加碘标准,监督经营加工企业按照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