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多项宏观数据出人意料地不及预期,舆论界"促改革论"与"稳增长论"的纷争又一次趋于白热化。
"促改革论"者主张抛弃刺激思维,着眼长期,以改革促增长。"稳增长论"者强调坚持底线思维,认为"没有增长,何谈改革",主张以刺激拉动内需,以宽松促进投资。
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在促改革论者看来,主要释放两个信号:传递中国经济的信心,不会"硬着陆";表达中国促改革的决心,推进"强改革"。
事实上,认为决策层会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暂时忽视改革;或者把"促改革"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以牺牲经济增速为代价,都是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片面理解。
中国经济具有独特性,观察中国转型与发展,尤忌止于数据。对中国经济下行趋势的担忧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已两年多,直面各种问题,对中国经济前景也出现三种预判:垮掉、陷入泥潭和重生。
"垮掉"就是在西方国家很有市场又饱受诟病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人们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会崩溃。一是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之巨的外汇储备;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至少20年;三是增长下滑往往会"倒逼"出中国更多的改革决心。
"陷入泥潭"论认为,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度使大家相信有"中国模式"。当陶醉于7.5%的"底线增长",沉浸于全球经济总量桂冠在望时,或许已在自掘"后发劣势"和"中等收入"的陷阱了。
而且,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快,是因为官员在做大蛋糕同时,自己也"获利",经济学上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那么,以行政威力施行的反腐会不会使官员"不作为",进而带来经济下滑呢?也是个问题。
重生就需推进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0条改革举措哪怕真正落实一半,中国的经济前景都不可小觑。关键是改革要有条件,要付出代价。所以,就需要"促改革"和"稳增长"的平衡。
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动作,就是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经济下滑时,可能会倾向"稳增长"多一点;经济企稳时,可能会倾向"促改革"多一点。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中国经济政策必须学会在刀锋上跳舞"。
基于上述情况,对未来大致可做如下判断:
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将有所提高。增速的底线取决于就业和财政收入形势。虽然今年经济形势严峻,但截止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已近1000万,接近全年目标,如此看来这个底线估计还能再低点。
也就是说,在就业稳定、不发生大范围债务违约的情况下,今年经济增长在7.3%-7.4%是可接受的。而且,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是大概率事件。
定向、局部的"稳增长"举措会陆续加码。除进一步简政放权、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外,定向放松信贷条件,包括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定向注入流动性、降低房贷利率,甚至小幅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及进一步加快基建和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应都在考虑之列。
虽然近期内不大可能出台诸如全面降息或降准等重大刺激举措,可一旦失业率上升,政府肯定也做好了干预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