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业转型高增长:需耐得住寂寞


        产量过剩、消费乏力、市场低迷、业绩下滑……当众多负能量压抑在家居企业顶空时,高增长、大颠覆、谋上市等不少利好消息也时不时飘过耳边。可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归咎于行业发展大环境,只能给发展迟滞的企业负责人些许安慰,但这替代不了企业被市场淘汰的厄运,就像深圳出现的家具生产厂家倒闭关门现象。在逆境中生存,并且还有高增长收益的企业,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既可以逆风飞扬,同时也能够顺水推舟,进退自如是长期市场实践的水平历练及企业决策智慧的肯定。而要守住这份难得的智慧,则关键在于企业决策者能耐得住寂寞,在企业发展的大浪中,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时刻明确企业最终的定位和目的。

耐得住寂寞,需要企业决策者大智慧。特别是,在同行都开始因业绩暴增欢呼雀跃之时,能够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冷静处置,而不随波逐流,跟风赶进。按照企业的既定发展原则,稳扎稳打,追求企业发展的相对高度,不为引人关注而故弄玄虚。

企业决策者本是最了解企业的,倘若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故作“胖子”,那终究是会害己害人。决策大智慧,就是能够在别人浮躁时冷静,别人踌躇时奋进,别人看不懂的你懂,别人懂时你变,时时刻刻能够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做出先人思维的预见与决策。

在多数企业发展,还依赖老板文化和高层意志的当下,决策者的个人行为往往会影响企业整体发展走势,因而,认清形势,就是要老板或高层们具备大智慧。

耐得住寂寞,需要企业决策者做本分事。企业决策者应该明白什么事情改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并不是所有有利可图的事情,企业都要去争着做。世上赚钱的生意很多,倘若都蜂拥挤入,那势必也会成为不赚钱的生意。蛋糕大小多少,需要参与其中的企业先共同做大才有得分,而不是通过各种急功近利,自己就可以获得更多。

不把行业的平台做扎实,迟早则会让企业失去生存的平台。因此,当我们喊出企业“做大做强”的口号时,需要反思企业是否具备做大的能力,做大是否就一定代表着企业强盛?深圳近期倒闭的家具厂家算是够大了,结果呢?没有强盛起来就先倒下了!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初衷吗?非也!故企业必先做精之后,再谈做强的问题。多数看似庞大的企业,其实内部是“虚胖”,既经不起市场的锤炼,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企业决策能够时刻冷静考虑企业的本质,那么,在关键时刻企业发展就不会散板。

也许,有人认为企业做不大就会被淘汰,其实“做大”概念,要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待与定义,大与不大,关键在于企业自身具不具备做大的能力和条件,从哪些方面标准来判定,而不是从同行的口中听评价。

可能在同业中,看似不大的企业,其发展潜力和经受市场考验的能力是最大的,因为他能够生存下去;而在同业眼中,看似很大的企业,其发展危机和崩盘风险是巨大的,因为他会更早的死掉,生存都困难,又何其贪大?

耐得住寂寞,更需企业决策者与时俱进。喜临门发布的201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630日,喜临门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03%,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29%。像喜临门逆势增长的家居企业,并非一家,他们能够取得新的成绩,与公司决策者的与时俱进密不可分。

在今年初,喜临门推出“类股权激励”方案,2月份,喜临门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为部分高管、员工及加盟商融资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通过激励内部团队士气,让喜临门在半年之后,取得同比30%以上业绩增长。慕思家具则是针对80后群体,研发V6产品,积极攻占细分市场。

可见,紧跟时代步伐,在市场夹缝中找生计,并不是没有企业出路,而是在于企业决策者愿不愿意通过各种渠道和学习,来找到这些“夹缝”。既然称之为“夹缝”,肯定就不会像市场行情大好时来得容易,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发挥内在的创造力,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和突破企业瓶颈,找到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