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经济区间调控达标来之不易
关键词:中国经济 增长 区间调控 投资 消费
原标题:2013年全年GDP增幅达7.7%,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值得骄傲的成绩单。昨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初步核算,2013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7.7%,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数据,这是一个经受种种困难考验迎来的胜利。2013年,中国经济可谓面临内忧外患。在国内,前几年刺激经济政策的积极效果逐渐消减,负面效应却渐渐显露,地方债与影子银行问题进一步累积,改革面临阻力重重。在国际,美联储屡屡释放收紧流动性信号,并于2014年1月开始将月度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迈出退出量化宽松的第一步。而最终持续五年多的“货币盛宴”开始淡出,前些年在新兴市场泛滥的美元很可能回流美国。所有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考验。
马建堂也表示,去年一年,特别是前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实比较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企稳回升的步履蹒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矛盾交织,“面对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去年国民经济呈现出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7.7%,完成了我国去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守住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这是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成果。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马建堂将之归纳为16个字: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他特别指出,“明确区间”是指中央明确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要守住防通胀的上限。明确这样一个区间后,增强了社会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
2013年初,中国政府将GDP增长目标定在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2013年年中,在上半年核心经济指标陆续公布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度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具体内涵:宏观调控要让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7.7%,还向世界和国内公众昭示了中国实力。虽然中国经济已告别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现在更需强调“质”,而非“量”,但仍将长期保持7%以上的较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此前曾表示,中国经济还需要速度,但这个速度应该是非通货膨胀和非增加产能过剩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向世界和国内公众传递一个稳定的信号。马建堂说,“经济增长7.7%,物价控制在2.6%,这样一个搭配是非常不容易,而且某种程度上在全球恐怕也是独领风骚。”
遍观全球,中国经济增速无疑仍是亮点,就算有所减缓,也是在可承受范围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主选择与必经之路。中国在“处理好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中稳步前行。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2013年的GDP7.7%是好于预期的,而且CPI也比较低,匹配是比较好的。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整体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不容忽视。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首先,外部经济环境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如美国QE退出在2014年是大概率事件,虽然市场对此已有所预期,但由于持续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必然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短期冲击,未来全球资金流动也将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并未明显好转。”
其次,唐建伟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仍有可能释放负面效应。他说,2013年多增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大部分流入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不但造成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也对实体经济其他领域的资金获得形成“挤出效应”。特别是由于对这两个领域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有收紧,国内投资增速就可能受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短期经济增速。结构性失衡已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中国经济,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艰难。再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严重。
唐建伟特别提到,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压力仍存。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看,随着中国人均GDP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面临持续下降趋势,这也是近几年我国GDP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在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弥补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之前,我国经济增速趋势性放缓的压力仍存。这也是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
不过,唐建伟表示,成功的改革能释放要素新动力,将我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大力改革且成功情景下,虽然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未来十年左右我国潜在增速仍可达到约7.6%的水平,资本效率稳定,增长质量得以持续提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我们维持对中国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7.2%的预测,这样的预测是基于中国在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两年将经济增长目标降低到7%,以此给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改革,解决特别是重工业的产能过剩和人口老化等问题,提供更多的空间。”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全年的GDP增幅为7.7%,略好于市场预期,其直接原因是出口情况有所改善,消费增长平稳但拉动作用仍显不足,投资增长对GDP的拉动仍然是主要的。王尧基指出,展望2014年,出口情况有望随着外部经济的继续好转而好转,但估计增幅有限,地方政府债务的大量累积及融资成本的走高等将抑制今后投资增幅,因而今年要在“调结构”的同时实现“稳增长”,还须大力促进消费增长。
2013,中国经济区间调控达标来之不易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