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客户的细分决定短信广告的生死


当下对广告短信贡献最大的莫过于房地产了,一个地产楼盘从前期宣传推广一直到清盘,短信的需求量几百万条是很正常的。但是有地产专业人士也一针见血的指出,短信广告有时候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对此短信公司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买房的人群大体分这个几个年龄段,27岁到32岁,这部分人算是刚需人群。大学毕业已经有几年了,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积攒了一些积蓄,在没有更好的投资选择的情况下,买房就是首选,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对家的感觉是极其强烈的,在国人的观念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就是没有家,不安居哪来乐业呢?读那么多年书终于农转非了,可以留在城市了,当然要在城市有自己的房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到了适婚的年龄,婚房也是在被房地产商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基于之上的分析,普通的商品住宅针对这部分人群投放短信广告是效果最为明显的,也是最好的。
其次是改善性需求。这部分人一般是郑州市民,有的是单位的房子,有的是自己贷款买的房子,到了40多岁的年龄贷款早就还清了,而且因为房子买的早,所以现在的家庭经济情况是很不错的。但随着小孩的长大,社会的进去,会觉得之前的房子户型不好、面积太小、市政设施不好、周边环境不好等,想换一套上些档次的大社区居住。所以中高档社区较大些的户型对这部分人群是很有吸引力的。
最后就是针对那些成功人士。高档社区、别墅瞄准的就是这部分人群。这部分人群数量相对较少,不太适合用短信广告的形式。
所以地产楼盘按年龄,按性别去投放广告,只要能保证发送的到达率,效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