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误会叫“天生笑相官员”!


 有一种误会叫“天生笑相官员”!

日前,一张武汉地方干部笑着处理儿童溺亡的照片引社会热议。记者731日从溺亡者家属和涉事的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办事处得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朱大立在处理儿童溺亡事件时表情轻松,面带笑容,此举激怒了来访群众。至于朱大立“面露笑容”一事,祁家湾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建国解释,朱大立同志生就一副笑眯眯的“福相”,引发了家长误会。(《武汉晨报》201381日)

西谚有云,只有用微笑说话的人,才能担当重任。一家百货商店的人事经理曾说,她宁愿雇佣一个没上完小学但却有愉快笑容的女孩子,也不愿雇佣一个神情忧郁的哲学博士。 在当前人民群众对自我维护意识愈来愈重和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体现良好、规范、人性化服务的“微笑服务无疑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不二法宝。因而在“以群众是否满意”为评价标准的行政机关、服务窗口单位,也都将“微笑服务”列入了行业的规范,作为了行动指南。

然而事实证明,在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中,“微笑”并非完全就是致胜的法宝。如陕西原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为在车祸现场“面露微笑”并佩戴价值不菲的名表而被网友举报,结果杨达才因一笑轰动全国而被依法查处,成为了名留青史的“杨一笑”。亦如网友所说, 一个孩子溺水而亡,对于个体家庭来说,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在这样的场合,作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的朱大立却能带着开心的笑容,悠闲地打着手机,怎能不让群众动怒呢?

微笑处理溺亡,再次引发舆论哗然。这既说明了当前社会对领导干部素质要求的多面性,也反映了领导干部在处理社会问题时的复杂性。尽管我们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是否真正能够做到为民不在脸上而在“心”,但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之下,人们往往还是比较偏重于“以相取人”直观感受。于是,在一些悲痛场合,领导干部往往很喜欢甩几把鼻涕、流几滴眼泪,而至于他们流露的究竟是否是真实感情,也就无人再加以追问了。

祁家湾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建国称朱大立生就一副笑眯眯“福相”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同,反而加深了网民的误会、让朱大立得了一个“天生笑相官员”的绰号。但笔者却以为,朱大立的笑容是在接听手机时流露的,这和他正在处理的儿童溺亡事件并不关联,因而没有必要非要解释说他是“天生笑相”。试想,设若我们非要一个领导干部因为一件事情而将“悲痛状”带到所有事情或者所有人身上,这是否也是一种强人所难,是否会因此而引发一种莫名的悲痛之慌呢?

笔者比较赞同李红军先生的说法,就一个官员而言,是否心里有群众,是否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不在于“笑”与“不笑”上。报道说,事发后办事处已多次派出干部安抚家属,病表示将与相关各方积极协商,尽快妥善处理此事。由此可见,人的“好”与“坏”不都是写在脸上的,更多的则是在心里在行动上!

(李吉明20138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