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小说月报》读得拖沓了一些,中间因为有事隔了几天,断断续续地读完后,感觉没有一气呵成读完那样过瘾,况且自以为这期的小说平淡的多了些。
先说中篇吧,没有最喜欢的,黄咏梅的《达人》,尽管作家表现了一个达人的真实生存现状,但中间的转折我觉得有些意外。开始读的时候,我以为作家会顺着“丘处机”为帮助“桃谷六仙”一直写下去,一直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我觉得“丘处机”就真的是“达人”了。而从第四部分开始,情节转了,和前面没有干系了,只是为了刻画“丘处机”这个人物而写了,虽然结果也皆大欢喜,但“达人”的效果还是弱了些。
《隐居图》、《天衣》都是写城市情感的,读这类题材的东西,虽然有着别人所说的所谓的深刻,人物内心的世界也挖掘得透彻,可是我不怎么喜欢,在人们还在为了住房,生计而奔波的时候,“有些人”却还在为一点点情感没完没了(不单指此两篇小说),如果不是为了读完这本期刊,我肯定要放弃阅读。
《滴血一剑》,这一剑够深的,对中国的教育深深地刺了一剑。什么才是孩子们喜欢的,什么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什么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在中国,教育的确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学以致用应该是教育最明确的方向。
在去年,我记得读过文珍的《地下》,那一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篇《录音笔记》,我读的不耐心,也说不上有什么感慨。
短篇中最喜欢的还是裘山山的《对影成三人》,这篇小说的主线并不复杂,却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什么叫阴差阳错,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小说中两对恋爱中的情侣,在赌气和被赌气之中完成了对生活和人生更深刻的认识。另外我喜欢
短篇中,我还喜欢吕魁的《托斯卡纳》,作家虽然很年轻,却用很老道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比较理性的人物大钱的故事。首先,我喜欢大钱这个人物,在这个声色犬马的世界里,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是多么重要。我常想,人为什么活着?我们好多人都被金钱和地位冲昏了头脑。这个恋恋不舍,那个也恋恋不忘,到头来却往往两手空空。而大钱是为自己活的。冲这篇小说的主题,我喜欢!
《梅花引》是写忏悔的(我宁愿这样去理解),昨天我看过一个新闻,内容也是一个当年的红卫兵现在忏悔的事情。我觉得那个老人很值得尊敬,不把后悔带进坟墓,给自己一个交代。《梅花引》中的三弄叔可能一生都活在心灵的折磨上吧,但愿那个时代不要再来了。
其它几篇,也各有千秋,不做评价了。(10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