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改革


  金改之前的银行主体,于整个经济而言居于服务之位,它主要是通过为实体或个人提供服务获得收益,这一位置让其完全符合主权货币所界定的功能,但金改让银行业整体走上了商业竞争之路,这不是一个简单改变,对银行而言意味着一些本质变化:它从为社会提供服务,变成了与实体经济居于平衡位置的经营性实体,这等于向中国经济领域放出了一头类似于贪吃蛇的怪兽(之前它在笼子里),当这种功能转变一旦完成,它会以盈利逻辑而非服务为目的深入所有行业,并根据国际趋势、国际市场间的联系甚至想象力自创新市场,并由此成为界定繁荣和规则的经济主宰,这对经济领域带来的改变也是根本性的:不但降低了市场理性,且为绑架实体经济提供了可能——在眼花缭乱的需求和人为制造的刺激前,实业常常对金融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依附性而非相反。

  如果还不明白,那么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本来,银行如同官员一样,是为社会服务的,但如果一个本来应该为社会服务的官员,把自己的职位变成了为自己谋利的工具,手中的管理权拥有为自己谋利而进行规则设计的自由,并拥有与国际市场相通的环境,那么,这个官员无疑会成为社会的灾难,辖下本该为他带来升迁荣誉的企业,变成了依附于他的提款机。等等,金融改革带给社会的变化,就与一个本来该为社会服务的官员变成了一个可以滥用职权的官员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经营的是货币而不是一般商品。

  于是,随之出现了一个现象:我们看着社会资产规模在使劲往上窜,但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乃至发展预期却大不如前,它内中的奥秘就是不生产任何实物的金融参与了经营的结果。这其实就是资本主义会陷入周期性危机的秘密,也是最近几年我们亲身经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