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货币调控持续收紧概率不大


谢逸枫:货币调控持续收紧概率不大

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超百万亿元

   导读:2013年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若以13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是77623元。2013年6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5月份上升3.1%,至6985亿元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5月份为3181亿元人民币,4月则为2754亿元人民币。2013年5月份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增加1.2%。由于活期及定期存款的增幅超过储蓄存款的跌幅,因此港元存款于月内稍增0.4%。5月份外币存款总额增加2.0%。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扩大内需要创新和拓展思路,既要有效稳增长,又要着力调结构,持续稳中有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广义货币(M2)余额10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回落。此外,6月份新增贷款8605亿元,同比少增593亿元,但较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规模略有增加。2013年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截至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0%,比上月末低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9.1%,比上月末低2.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央行数据还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5万亿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但与一季度末相比,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约600亿美元,与一季度1300亿美元的增幅相比,出现明显放缓。6月份,体现市场流动性的广义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出现较快回落。广义货币(M2,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4%,比上月末低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现金+支票存款)同比增长9.1%,比上月末低2.2个百分点。目前,股市跌跌不休、难有起色;楼市调控不断加码,投资房产受到诸多限制;被视为财富象征的黄金出现罕见历史性暴跌;债券市场遭遇审计风暴,未来前途未卜;而市场上品种众多的理财产品,也让投资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教育、医疗、养老的市场化改革在为人们增加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不确定性。对于多数中低收入者,有一点积蓄存银行,无疑是首选。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直言:“所谓若以13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是77623元的统计数据结论,都是为统计而统计,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压根是不靠谱的。目前国人的人均存款77623元显然是“被平均”的结果,即使是一线城市人均存款要达到这个数据,都存在怀疑,不要说二三四线城市与其他城市。因为不可能有这么多,否则连享受保障房与低保的资格都要丧失。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存款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于2008年5月突破50万亿元大关,于2010年底突破80万亿元大关,于2012年11月突破90万亿元大关,截至到2013年6月存款余额达100万亿元。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人民币存款又增加了10万亿元左右规模。这也是国内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由于投资理财渠道的多元化,银行存款的增长日趋艰难,甚至有几个月出现负增长。6月份人民币存款虽然增加1.6万亿元,但比上年同期仍少增了近1.26万亿元。存款增加额远不及预期,这与3月末的4.22万亿元无法相比。一方面受外汇占款增量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6月下旬流动性紧张,各银行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由于期限的多样性,致使理财资金集中到期转为存款的规模不多。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银行应当保持适当的信贷水平,信贷应当要提供数量和质量,让资金真正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防止实体经济下滑。资金紧张的状况不会持续,货币流动性趋紧的状况将得到缓解。未来应着眼于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的需要,建议采用差别化准备金释放政策,对三农、小微、城镇化等领域有针对性释放。”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指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08万亿元,其中6月份贷款增加8605亿元,略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却处于合理的水平。事实上,当2013年6月20日,银行“钱荒”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央行却迟迟不给出“释放流动性”的信号,以至于标志银行间资金松紧与否的上海银行间隔夜同业拆放利率一度飙升至13.444%。骤紧的资金状况,迫使许多金融机构不敢轻易贷款。虽然6月份的贷款增量超出市场预期,但却比上年同期少增加593亿元,新增贷款呈现减速趋势,一方面是银行间流动性骤紧。另外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在第二季度呈现出颓势,企业对未来信心普遍不高,也降低了贷款需求的动力。因此,在外汇占款增长低迷、银行存款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银行的信贷投放空间还是很大。预计今年新增贷款在8.5万亿以上至9万亿之间,而贷款余额增速将继续回落。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持续回落的货币增速,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经济面相对偏冷的现实。M2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M1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M1低于M2是经济收缩的标志,预示经济活力的走弱。特别是总理三天两提稳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复苏缓慢,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压力。毫无疑问,6月份货币增速快速回落,流动性持续收紧概率不大。鉴于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央行货币调控持续趋紧的可能性不大。从稳增长的角度看,需要政策放松,但为避免房价大幅上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政策又需要保持适度偏紧,货币调控面临两难局面。”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M2增速回落,往13%既定目标靠拢,显示出央行流动性调控的意图。外汇占款增长低迷、公开市场投放力度不大、财政存款下放不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货币供应增速显着下降。而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均是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国际资本流入减缓与汇率折算及美元升值等热钱撤离的因素是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指出:“截至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比5月末低1.8个百分点。M2增量减少的原因,一是因为5月和6月份外汇占款减少,相应的市场投放量就有所减少,M2也会随之变动。二是因为信贷需求的回落。贷款创造存款,主要反映存款量的数据也就因此而减少。三是银行资金市场面流动紧张。从去年上半年,M2增速从12%左右逐月上升至13%以上,今年上半年一度达到15%以上。不过,对于“货币热、经济冷”的现象。由于一些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后,并没有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而是另做他用,就会出现重复计算的可能。另外,实体经济下行,一些企业收缩了扩张计划,也就导致了投资的收紧,以至于资金流通减少,结果就是反映存款数据的M2出现上涨。

央行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60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09万亿元。贷款方面,6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8605亿元,助推上半年新增贷款达5.08万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之比达50.0%,同比低12.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