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周评——大型底部拉锯战(7月13日)


      上周笔者对股市的提点是“对股市波动不必过于悲观”,提出信心对于当前多头的重要性,并指出三周内必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到来。上周开启多头反击行情,并于周三、周四发力上攻。周四长阳一度到达80多点。虽然周五回落整理,并构成周线上带有上、下引线的结构,红盘实体也不算太小。于一个加速下跌的波动过程中,连续两根周阳,为市场注入的信心是非常巨大的。

      实际上,本次大盘是中期路径上的二次探底。前底点在去年12月份初获得,为1949点。后底点在今年6月下旬获得,为1849点。二者的时差为6个月。中级双底如果构造成功,上扬的中期时间长度至少也会保持6个月。这是今年内需要保持的乐观精神。

      信心的来源是盲目的吗?笔者从不盲目乐观。笔者看待一个行情的底部是一个均衡区间,不是点。这个区间的量能,是技术上说话的根本。下图是筹码移动表。

     

      图表透露出什么信息?首先看单周量,在最近的几周内,单周量波动幅度围绕7周中期线上下震荡,并始终在89周长期线之上运动。如今看,不仅长期线构成支撑,中期线也构成支撑。这是能量上的动作。说明什么?量为价之先。筹码移动说明,长期筹码和中期筹码在均衡上移。表达出长期资金和中期资金在目前的价格位置不断增加。

      如果结合市场情绪因素分析,散户总是在价格的低点阶段,因为恐惧逃离股市,不及逃离的,也被套牢。能够抗拒底部价格偏离恐惧的,是大型主力机构。这种机构,具有超级强大的现金流。他们在诱导价格低点而充分吸筹和换手。底部放量,意味着什么?是换手完成,吸筹充分后,价格必将反向和阶段性反转。

     所以笔者最近几周一直强调,逢价格低点吸筹和持筹。主力增仓,你不增仓,这不是明智选择。跟住主力的节奏,就是跟住主力的量。底部放量,要入多。入在市场大多恐慌的时期;头部放量,要出多。出在市场大多数贪婪的时候。这是市场情绪上的理解。

     目前看,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大型中期双底的二次探底的末期。锁仓的时间成本不会很长。这个信心,不要轻易丢掉。对于那些悲观救市论者,不要理会。这一次的股市结构,是市场底,不是政策底。一旦形成,长度和高度将非常可观。此处,后续再表。

     乐观信心再一次好转。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克强经济学中,不是走入通缩。克强经济学,注重发展质量,调整和优化结构,扶持新新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有经济发展的下限和上限。不是西方渲染的休克疗法,依然是渐进性的思维,只不过调整利益格局的方法会激烈一些。改革的阵痛难免。

     从保障房计划新增,新政府继续在对冲钢铁产能过剩的危机影响。而高耗能行业的限制发展和重组并购,通过棚户区改造计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提供了短期、中期时间保障。改革虽然力度较强,范围较广,但是渐进策略依然未变。

      中国经济,未来预期会很好。一些过于悲情的经济学家,不懂中国政治,观点虽然危言耸听,但是,没有什么作用。也就,不要理会吧。中国经济,从来都不是靠人唱衰的,中国经济,是稳健的。只是,市场经济的重构,阻力过大。舆论如此,社会如此,利益黑链如此。要建构好新型市场经济链条,政府退守无为而治的境界,时间会很长。这才是,最伤脑筋的事情。

     发展市场经济,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今天的改革,核心正在于此。技术控制点上,可能要先从行政制度环节入手。这也正是政府在舆论和手段上,努力进行着的一步。笔者,对此举措的成功,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