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决策四大失误(一)
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样需要有战略思想。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进行决策的思维定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突出,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生存艰难,缺乏发展后劲。中小企业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市场决策的失误。
在众多的市场决策失误中,最要命的失误有4个。
第一,“船”小乱掉头,战略总缺席
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迷信“船小好调头”,这山望着那山高,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造成了“船”小乱掉头的局面,一会儿冲向东,一会儿驶向西,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改变生产方向,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造成“船”小乱掉头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战略总缺席”。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战略是大企业的事,我们不需要什么战略。凭自己的经验,走一步说一步,他们更多相信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船小有船小的优势,也有船小的劣势。资金不雄厚,技术不先进,销售渠道不稳定。如果“船”不断掉头,就要不断放弃原有设备、技术熟练的工人、原材料来源和产品销路,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不断掉头,会损坏企业的声誉。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企业战略的支撑。作为中小企业,如果要想不断成长、壮大的话,不认清自己企业所处的位置,研究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并根据研究情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也就是企业战略,都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是把企业推想悬崖深渊的极其危险的做法。
有一个非常惨痛的案例。湖北幸福集团创建于1979年,当年名为幸福服装厂,靠7个人7台缝纫机,一年赢利5000元。以后几年,他们举债从美国、日本引进了14条服装生产线,其衬衫、西服两大主导产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1989年外资订单达到8000万元。1991年幸福村和幸福服装厂村企合一,成立了幸福集团公司。他们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一片“渠成格、田成方、路成线、树成行”的农田开发区和200栋农民别墅。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幸福村屹立在江汉平原上。可惜好景不长,1993年“船”开始了乱掉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看好铝材市场,于是决定兴建铝材厂,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投资1.2亿元建成了日产10吨的铝材加工厂。由于外购铝锭、铝棒供应不理想,于是决定建电解铝厂;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为解决铝厂的用电问题,投资建小火电厂。当时小火电已经列为限制发展项目,电力部门强烈反对,他们顶风上。结果上马了三台5万千瓦小机组,年发电能力达到15亿千瓦时,而铝厂自用仅为6亿千瓦时,三台小机组中有两台闲置。为了解决剩余电力的对外输出和联网问题,又必须建变电站。同时为了解决发电用煤的问题,专门成立了一个庞大的运煤车队;当载重60吨的重型车无法通过简易的乡村公路时,他们计划出资7000万元修一条长40公里连接高速公路的专用二级公路;当发电产生灰粉无法处理时,又计划兴办一个水泥厂……这种“逢山开道、遇河搭桥”,就是走到哪算哪,遇到什么就干什么,盲目的发展最终把幸福集团引入深渊。
这个案例让我们想起德鲁克的话:“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