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的《经济半小时》在谈论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时,看了以后感觉很好,节目当中请了多位经济学专家与国内知名企业家一起共同讨论中国的明年经济形势,与未来走势。看了这感觉很高兴,一方面,有很多的经济学专家在议论中国经济的走势,他们是纯理论上面的;另一方面,是请了中国经济界的知名企业家来讨论中国经济的走势,他们是纯实践家。在理论家与实践家共同讨论的这个会议中,将更能论证出来一条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一个明确的方向与道路。经济学家结合西方经济的现状,面对欧债危机,美国经济疲软,等诸多弊端,更结合了当前的国际发展形势以纯理论的方式指明方向,同时也说明了,西方政府的财政赤字经济模式是导致欧债危机与美国经济疲软的根源。
经济学家从宏观与大环境下去论证一条更有效,更正确,更稳健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而企业家,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去学习与寻找对企业发展,带动企业走向美好未来的想法去对话,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实现赢利,则是企业家们的应考虑的问题。面对这二者之间的问题,当然是中国政府要考虑的问题,怎样使二者之间更“和谐”更平衡,是中国政府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决心很坚定,这是必须的,一味的放纵房地产,只会导致经济失衡,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政府必须,引导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动力,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有了方向之余,加大政策的优惠,加大货币政策的扶持,从二个方面着手,鼓励新能源产业、科技技术产业、文化娱乐产业、航天技术产业、新农村建设产业、教育事业等多项可带动产业的发展。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可以稳健康的发展,实现可持续、重环保、稳增长、保民生、稳健的经济模式。坚定对经济结构的预调与微调,持续释放新的经济动力源,引导和放宽政策,加大货币的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带领中国经济不断走向新的高峰。中国必定是未来的强国,中国必定是后来居上的强国,同时,在这里也祝愿祖国强大。
如果说上面的是一些大的条条框框的话,那么,我想说一点,未来中国政府可能重视的发展行业。当然这也是政府所透露出来的消息,只是我们做为“普通人”不怎么关注而以。(仅是个人分析:)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先科技,后文化、再后来是新能源、高科技。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大建设,已经过去了,这几年的如火如荼的房地产过去了,这能从中国历史,与外国经济发展史所能证明的,正如以前我说的那样,每经历百年战乱的中国,然后就是百废待新的大建设,日本经济发展是这样的,美国的也一样,欧洲还是一样的,同样经过二战后,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大建设,所以中国也一样,只是国情不一样。大建设之后必然是搞科技,做产品,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在目前的发展目标是:使中国创造登上世界舞台,这是必须的。所以,企业家在这一个时期怎么让自己拥有核心技术,有创造力,这是中国政府应当明确的一个方向,只有中国企业家有这些的创造力,才能走向世界,走向世界就是带动出口,带动出口,就是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
当有这样一个过程与结构时,同样也是这样一个经济结构打稳之后,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文艺复兴之时,经过中国创造后,中国才会有更多的能力与信心,推出高科技,与新能源。同时我们的文化娱乐,也会在稳步的发展。所以中国政府应当明确,也很明确,未来的那个时期以什么为重点,什么是未来的重点,什么是近期的重点。不仅对经济结构做调整,而且还要打稳结构,也说是,现在不是不让房地产行业发展,而是过了房地产发展的最佳时间段,房地产必须做为一个“更合理的经济动力体”,来带动发展。这完全体现出来中国政府,不仅是调整和释放未来新的经济动力体,而且是调整和稳定过去的经济动力体。实际,我们可以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每每听播音员说中国经济现在的形式的时候,他总用是“复杂”一词来形容。中国当前与未来的发展形式,实际上用复杂来形容是很恰当的。又要稳定过去的房地产市场的混乱,而且还要想办法带动新的经济体发展,这是一个多难的问题,但是面对这个多难的问题,中国政府坚定调整不动揺,也只有调整,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也只有调整,才能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受益。
所以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面对政府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之时,要有信心。中国政府必将带我们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想个人大言一些中国经济,可能认实比较浮浅,但是我依然想说明白一下自己的观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总方向是不会变的,那么总方向是什么呢?总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环保、新能源的开发、新材料的应用、保民生、保增长,这些关键问题。这是人类,也是世界发展的核心,中国不仅要环保,要可持续、新能源、新材料,世界也一样,这是人类的现在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属点。
可中国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任务与目标不一样,我们中国和西方国家有差距。其实差距不是我们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追求的归属点,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我们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提高,人人能有活做,有饭吃,能安居乐业,让社会更和谐,这是我们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中国政府的任务,这是归属点。
所以,我不想谈中国与西方国家的GDP的差距,我只想表达,我们应该更好的生活,这是我们的中心点。实际上,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与房产革命这二个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了搞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怎样再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不变的重心。所以:总方向不变,但更要清楚,目前重点与任务。保证大方向不变,实现近期目标,方才能让中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步一个脚印。
中国经济高楼的建设,是要在打好基础,做好规化,调整好结构的情况下,一层一层的做,每一层都得做好,只有做好这一层,我们往上一层的楼房才可以盖,这一层做不好,就会影响到上一层和下一层,中国经济要求稳、实、健,这样做好每一层,然后调整向上的连接层,逐层逐层的实现高楼的高度。那么这样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很明朗。我们有大方向,那么我们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中国创造,其次是文艺复兴,最后高科技。为什么得出上面结论呢?这是中国现在的形式所产生的,中国经济依然很复杂,可是复杂,也正是繁荣的另一种说法,如果中国经济不乱的话,那么说明中国没有“经济活体”,乱的背后,正好证明,中国经济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经济活体”,只要有这样一群“活体”,那么,中国经济就会发展,当然也会更“乱”,更繁荣。中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与10年的国内圈地大建设,这二个大发展,已让中国有了很大的受意。从整体上,前期30年是“吃上饭”,后10年是“住上房”。改革开发,让我们中国变成了中国制造,不论是南非的世界杯,还是利比亚战争,都体现出来更多中国的制造的产品。这为中国创造,打下了基础,所以,我的断言,未来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中国创造。 中国创造将是未来5年中国经济又一个腾飞的起点,中国制造是基础,而如今房地产行业必须遏制,因为房价的高涨,带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群众因住房问题案件越来越多,这说明社会已出现了矛盾,如果支持房地产行业,必将让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遏制的原因。新的经济体还未成熟,比如说,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国家一直提倡与支持,但是新经济体肩付不了那么大的重任。那么中国怎么实现可持续增长,那只有让制造变成创了。
作为已有的“经济动力体”如制造业、电子业、IT业、汽车业、重工业、他们还有具大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他们也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主流。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国家应当鼓励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多出口。给政策与资金上面的支持,让中国的企业发展为拥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有核心技术,有核心竞争力,推进行业前进的企业,带动中国各行各来的整体发展。加大出口退税的政策,为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逐步让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相媲美。中国创造一旦形成,那么必将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企业制出自己的产品,而是,促进了各行各业,各行各业的发展必然是人民的收入提高,这样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在新能源还未能成为主流经济结构的时候,中国创造一定得担负责任,使中国经济向上,向前更好的发展。所以中国创造是未来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重点。中国的经济一味走城市化与特区化发展道理路,却忘记了中国还有最广大的农民。保守的估计中国现在有8亿人民在农村,当然,我也是从农村走来的,现在的给我的定义为:“蚁族和蜗居”。中国政府给了很多农村政策,可是政策到农村以后就扭曲了,根本就落实不到位,政府组织结构,每过一层剥一层,到农民手里已少的可怜了。所以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是一个未来目前我个人认为的重点。不是中国政府不重视农村的发展,而是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案让农材发展。实际上,农村的资源,要大于现在城市的资源,农村的成本要低于城市的成本。农村有更广阔的土地资源,有广大的劳动力资源,就这二项,足以让优秀的企业家给于组织支配。所以社会上不缺少资源,而少优秀的企业家。
我大胆提出二个方案,可供议论:第一、村长式企业家,国家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让每一个村长都成为企业家,同样鼓励大学生再回农村干事业,最好的结果是国家出资出方案,招聘回原籍所在地的大学生,回自己的家乡做事业,通过国家在地方的培训大学生企业家式村长,以实现在带动农村发展的新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当然这会有缺点,可能培养不出来这样的人才,只要这样做了,农村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第二、模式化农村,由国家与地方共同出方案,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村子里面实现不同的经济体系,拉动就业。举一个例子:在农村,在广阔的土地上,促进养殖业,以养殖业推动新能源沼气业,以减少农民的支出,加大果树与树木业的种植,可以推进环保。形成一个产业链,这样农民不出门就能在家就业,又能提高自己的收入。这样需要有一个更适合的发展模式。这二种办法相结合是最好一种结果,这都都得需要去求证去探索。只有加强基础经济建设,底层经济建设,保障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和谐。底层人收入不多生活不好,那么就没有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常常听到老家人议论这个当村长了那个当村长了,村长换了几代,结果一届不如一届,民主到是有了一些民主,可是这样一来激化了农村家族矛盾,每一次选举,不是金钱的选举,就是家族对抗,形成了,三年一大乱的形式,本来村子里面很和谐,经过这几年的民主选举,实际上促进了矛盾的激化与表现。往往是村长不为民做主,以权谋私,权利成捞钱的工具,这是很痛心的,本来中国政府要实现民主的,可效果却是相反的,民主一选举成为一个村子二三个家的对抗,对抗一产生,就会产生内耗,村长光思考怎么“保官”怎么回报支持他的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说明民主的选举不合适,得采用招聘的方式,来改革。
农村没有一个企业家式的村长,是不会有一个美好未来的。只有把村长变成企业家,那么这个村子一定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我想农村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政府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论证那种更好的方法,更科学,更适合农村发展模式。民主,并不是带领父老乡亲走向幸福生活的通道,企业家式的材长才是新农村的未来。中国文化娱乐事业是现阶段国家提倡的,但我认为这个是附属行业。中国的文化娱乐事业会不会给中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呢?会!只是中国文化娱乐业是水涨船高的一个行业。也就是说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兴趣玩,有资本玩,吃不好,穿不暖,住不上,那有玩的时间呢?经过中国创造以后,居民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以后,我想玩的人就多了。文化娱乐事业,只有当我们有钱了才能玩收藏,搞艺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中国文化娱乐事业,必定在有良好经济基础之后,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玩得起的事业。这是重点,但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