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作为好莱坞年度战略新品级神器的《钢铁侠3》,5月1日在内地公映首日便斩获1.16亿元人民币,打破内地首日票房最高等四项纪录,其中IMAX3D版首日票房超1100万元,大幅超越之前记录保持者《泰坦尼克号》,刷新了IMAX在中国的单片首日票房纪录。这些成绩为今年在内地电影市场中一直处于下风的好莱坞作品增色不少。当观众走出影院之后,钢3中那些中国元素,却成为他们吐槽的焦点。
好莱坞不单会制作大片,更懂得如何去讨好那些成为票房吸金点的区域。比如,中国。近些年来,中国市场的表现,让好莱坞看到了新的希望。在电影中加入中国元素,或者大张旗鼓邀请那么一两个中国炙手可热的影星出演角色,或者直接到中国来取景拍摄,这些都成为了好莱坞大导们取悦中国市场屡试不爽的手段。
然而,细心的观众却渐渐地发现这好莱坞背后的小把戏。比如,在拍摄阶段闹得满世界都知道(其实只要中国这边知道即可)的所谓中国明星的参演,要么直接被删掉,要么就是无关紧要地露了几分钟,沦落为一个华丽丽的“大龙套”。钢3中的被中国影迷寄予厚望的范冰冰和王学圻两位影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钢3里的王学圻扮演的吴医生出场三次,两次是给钢铁侠的管家打电话,第三次是为钢铁侠动手术,基本没有展现出任何演技,台词也很少;范冰冰扮演的护士戏份更少,只有三句意义不大的台词。这两位中国影星普通话的台词,本意是为了彰显中国元素,结果却活生生落了个坑爹的下场。对影迷来说,简直就像“在看国产电视剧”,而对王学圻和范冰冰来说,可以用“走错剧组”来形容。
相比之下,那些植入广告就更雷了。观众看着片头中的钢铁侠喝着中国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出哄堂大笑。为什么观众看到类似的植入,居然没有任何的代入感,反而笑场了?估计笑过之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在想,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非金刚不坏的钢铁之躯,就千万不要喝中国奶?或说只有点石成金、化肉为钢的中国奶,才能练就不怕尿结石、敢灭外星人的钢铁之侠?
而更让观众觉得坑爹的是,咱们能够看到如此多中国元素的电影居然还有一个很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特供版”。人家好莱坞原版压根就没有如此多的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这些都只是为咱们“特供”的。然而,这个时候,估计没有多少人对这份“特供”有那种优越感,相反似乎只有反感。
诚然,中国市场2012年票房已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是任何商业电影都想攻陷的巨大市场。这无疑也提高了市场的期待,所谓的“特供版”能够在前期制造营销噱头,这诚然是好事,只不过,似乎中国观众并不埋单,在这些生硬的“特供”面前,他们没有产生“被尊重”的心理效应的同时,却感到有一种被坑爹的感觉。
看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理儿,大家都得好好学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