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户籍限制,张建党的儿子张图无法在京高考。无奈之下,他将孩子送进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随后,具有美国国籍的前妻提供援助,儿子很快能以美国公民身份,参加“美国高考”。更奇妙的是,只要变成美国人,孩子又能在北京高考了——根据教育部政策,外国侨民享有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的资格。这出逆袭的喜剧,充满了黑色与荒诞。(南京日报5月22日)
虽然教育部随后否认了获得外国户籍就能马上在我国内地参加高考(中国青年报5月24日),可这一“辟谣”并没有消除疑问,虽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年限要求也适合侨民在内地参加升学考,但对侨民在内地高考的规定,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年限,《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移民外国后返回国内接受高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教育并毕业,如未恢复中国国籍,则属于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如符合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可持其所在省(区、市)公安机关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在其所在省(区、市)省级招生委员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参加我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而根据北京的高考报名规定,“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身体健康,可以报考。报名时须持有北京市公安机关填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这也没有提出年限限制,也就是说,按照通知精神,张图刚入美籍是不可能以外国公民身份参加留学生入学考试和内地高考的,可如果是用侨民身份,则可报名,而根据北京市2013年高考加分政策,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可获得10分加分优惠。
这实在是太荒诞了——一名中国公民在自己的国土上不能自由报名参加高考,可却可以报名“洋高考”(读国际班,学历是得到国外大学认可,参加“洋高考”之后就可以成绩进行申请的),或“摇身”变为外国公民后,却既能高考,还能享受加分优待,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而荒诞的还不止这些,当中国公民变为外籍公民后,他们立马可以以留学生身份在中国留学,在高考中无法进入一所二本院校的学生,很有可能顺利进入内地的重点院校攻读“留学生”。——教育部的年限规定是在2010年出台的,针对的就是这一问题,但规定在现实中是否得到严格执行,还有待追查。假如一个中国公民要以放弃中国国籍来实现自己的中国高考梦,这样的高考梦也太离奇。这不是逼迫他们放弃祖先的国籍吗?
这样荒诞的景象,首先表明我国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升学权并没有落实,为何我国大学对海外招生,可以没有“国籍”限制,甚至给予优待,可对内地学生报名高考,却有户籍限制呢?再就是,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一些有本事的公民可以找到“曲线高考”、进入名校的路径,这本质上也是高考不公。张建党儿子的故事很是曲折,但对后来者绝对有“启示”意义,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或许解决国内户口难,办理外籍护照却相对容易。当然,这条路只有极少人可以走通,大多数进城务工子女只能接受自己没有户籍,就无法在当地就地高考、就地录取的命运。
制造这一荒诞景象的是我国高考制度。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对内地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由于各高校把招生名额分给各省区,因此高考成为各地的利益蛋糕,与之对应,高考报名实行严格的户籍限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努力推进异地高考,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省区都已经公布异地高考方案,可是,总体而言,异地高考的思维,只是有限放宽高考报名的限制,而在高考利益冲突比较激烈的北京、上海等地,异地高考的门槛相当高,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被排斥在就地高考之外。
而对境外的招生,我国大学却相对来说,比较“开放”,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在招收海外学生时,设置的门槛并不高,甚至在几年前,我国还传出“本土留学”的丑闻,有学生只是办了一个外国护照,根本不曾去那个国家学习、生活,就在我国本土经过招收留学生途径进入大学。有意思的是,诸多大学还把招收留学生的数量作为教育国际化的政绩。
当然,允许持外国护照的华裔或者华侨子女在我国内地高考享受优惠政策,也有吸引人才、表达血浓于水的深情之意,可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同胞深情,却不能体现在内地的公民身上呢?而非要设置门槛,分门别类对待,不让他们拥有平等的求学、升学机会呢?最近,社会各界都在议论怎样让每个国人实现中国梦,可如果连平等的求学、升学机会都没有,连在北京高考也是做梦,他们还能有多少梦想呢?
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落实《宪法》,就必须清理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从本质而言,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大学录取的内外有别,都是对公民的歧视,制造高考不公、教育不公。
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升学录取的多元评价体系。如果实行高校自主招生,考生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报名考试,以考试成绩申请大学,大学再结合测试成绩、学生的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特长表现,以及申请者的国家(地区)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录取,那不就把我国内地所有地区的考生,以及境外的申请者纳入同一个评价体系中了吗?这就好比我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本科入学,目前也参加SAT测试,再用这一成绩去申请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结合SAT成绩、申请者的中学课程成绩等进行录取,这种考试、招生体系,与美国本土完全一样。
随着我国人口流动的加快,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大学入学制度,还采用画地为牢的计划录取方式,将严重影响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也会制造出更多的荒谬景象,败坏教育形象,也伤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是时候全面改革高考升学制度,打破分省按计划录取的高考框架,探索实行高校综合评价自、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的新的考试招生体系。
计划录取制度制造了荒谬的“变身高考”
评论
编辑推荐
5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