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业模式设计流程


  企业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设计出有竞争力的创新商业模式却并不容易,参照一般的设计流程,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流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准备阶段、理解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与管理阶段。
1、准备阶段: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技术创新一样,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商业模式与传统的战略、管理系统的区别在哪里,还是众说纷纭,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企业开始进行商业模式设计、优化之前,明确商业模式的内涵,让参与人员能够采用统一的语言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描述是极为必要的,与关注目标、范围、优势的传统战略相比,商业模式更为系统和具体,商业模式一般而言包括商业定位、盈利模式与业务系统,其中商业定位界定了企业的行业选择、客户选择以及企业的独特价值主张,盈利模式界定了企业的收入、成本模式与风险控制机制,业务系统则实现了基于客户价值主张选择和盈利模式设计的企业产品、服务的提供。相对于战略而言,商业模式是一个偏静态的结构,其考虑了企业的战略定位、设计了现金流模型、明确了与定位相对应的战略配称活动。不同于容易落入“从内向外”的战略视角,商业模式更强调“从外向内“的客户视角,同时商业模式也更加关注企业业务运行的动力机制。在企业开始商业模式的设计、优化之前,项目组必须就商业模式的内涵达成共识,从而为后续的商业模式设计、优化工作形成一个基础。德路科商业模式模型包含三大要素,八个方面,可以作为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一个参考。
2、理解阶段
  企业商业模式设计要厘清商业定位、盈利模式与业务系统等各方面的关系,因此必须研究和分析商业模式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其中客户洞察是最为重要的,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基于此的产品、服务定位无不是为了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有多种可以借鉴的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客户洞察,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同时调查分析工具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定位,从而便于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对于新商业模式设计,客户研究,发现未被有效满足的客户需求是商业模式设计的第一步,对于已在运营中的企业,评估企业当前的商业模式,厘清商业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分析各要素的外部环境是否已有了变化,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为后续的商业模式优化、升级和转型奠定基础,与传统的战略相比,商业模式更加注重外部的客户需求和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更关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3、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把前一阶段得到的信息、进行的分析、产生的灵感和真知灼见转化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原型,然后在进行不断的分析、研讨、测试,从而进行最佳的商业模式创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定位理论、战略活动图等可以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工具参考,蓝海战略中提供的价值分析框架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具体产品、服务的价值定位分析,为企业的商业定位提供可视化的决策依据。
4、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就是将设计出的商业模式放在实际环境中运行,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新商业模式的显性化表达和传播,以及新旧商业模式的不同管理,商业模式变革是一个极为重大的变革,需要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与任何的管理变革一样,商业模式变革不可避免的要触及利益的重新调整,而且与其他变革相比,商业模式变革更为剧烈,因此怎么样清晰描述当前模式的优缺点,未来商业模式的差异点,让员工了解、支持企业的变革,并辅以相应的组织、流程变革,是极为重要的,在实施阶段,不同的企业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如果企业当前的商业模式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企业可以直接将现有商业模式逐步更新为新的商业模式,如果是基于新技术推广或者是开发一个全新的市场,那么参考颠覆性创新的管理方式,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去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可能更为有用。
5、管理阶段
  同任何事物一样,商业模式也有其生命周期,企业必须时刻评估自己的商业模式,并结合外部市场反馈来调整、优化自己的商业模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CEO应该花费20%的时间的来考虑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80%的时间来执行战略,优化企业的商业模式。保持对外部环境的关注,明确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劣点,适时的进行商业模式转型、升级、优化调整,企业才能适应并抓住外部环境的变化。
传统企业一般会采用直接模仿或者跨行业借鉴的方式来发展业务,企业定位和业务运行方式相对雷同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极容易落入价格战的陷阱,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快速变迁,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商业模式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在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来重新思考商业定位、盈利模式和业务系统运作,对企业建立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以赢得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