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的变局,或许最好的政策是放松管制。
两会开完,新的一届政府大刀阔斧,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其中部门的调整,不是个简单的算术,背后应该是监管的哲学。
曾经有人说,但凡放开管制的行业都会欣欣向荣。这算是一方面吧,毕竟行业放松管制,进入的门槛降低,各路人马杀到,有各种各样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一些原来没想到的方法迅速出现,这引致了行业竞争的升级,自然也导致了行业的一定程度繁荣。例如在航空业,全世界原来都对这个行业采取严格的管制政策。后来由于飞行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这个行业在一些地方放松管制。一些业外资金开始进入,并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商学院经常讨论的 “廉价航空”。做“廉航”成功的人士中大多数是原来在别的行业,他们把经营思想带入这个原来高度封闭的行业,成就一番事业,也促进了这个行业的繁荣。
中国的广电是个特殊的行业,20世纪50年代后一段很长的时间,被严格地束缚在体制内,行业发展很缓慢。进入80年代,由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电视机大量普及。电视事业需要发展,这时候,政府的人们开了个会,定了个四级办电视,算是在体制内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条件。于是国内从中央、省市县都有了电视台。这个时期的观众可以在看完中央台新闻联播后再看看本省新闻,看完本省新闻之后再看看本市新闻,哪级的节目都可以看看,在不太充分的竞争环境中,也算是多了看的选择。这个体制印证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科技,算是从一个方面促进了电视事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很多地方出现了有线台。这些有线台非常具有改革的活力,趁着政府没怎么注意,野草般生长。甚至出现私人资本承包的电视频道。这个时期算是中国电视最有活力的时期,当然也是最乱的时期——各种盗版、各种低俗。这样的好日子没有多久,在2000年,随着一纸文件,全国的有线台和无线台合并,正统的无线台将私生的有线台兼并。虽然解决了竞争带来的乱局,但是广电的活力一下失去。电视节目市场也一度冷落萧条,全国回到“四级办电视”的80年代。可是这个时期的电视技术已经出现极大的变化,遥控器早已经使人们对几十个频道的内容不满了,因为换来换去就是那几个台。
好在上星卫视让这场尴尬得以脱开,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培养本地卫视,特别是在湖南卫视异军突起,成长为全国性卫视,使得这场僵局再度打开。原来的四级办电视,使得覆盖了全国的卫视仍然被称为“省级”卫视。许多当年的有识之士向市场不断解释,其实应该叫“省卫视”而不必拘泥省级。省卫视覆盖全国,具备全国的传播能力。而今天,当湖南卫视和其它领先卫视收视率领先于央视的时候,这样的观念得以树立。而这在行政管束下,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行业监管已经落后于行业的发展。
今天,广电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当互联网撞上电视,也就是所谓“三网融合”时,广电行业的领导不断犯错,致使这个行业脱离时代发展的正确轨道,在今天融合的环境下无法使力。中国有线电视总公司这么一个可以说落后于时代的孤儿竟然无法出生,这其实不能怪谁。
广电“181文”对互联网电视的疯狂阻拦,导致今天盒子乱飞,在民间,以200元左右的价格疯狂销售。好在今天有互联网和电商,这些符合融合时代的产品没有得到总局在政策上的正确对待。于是只能在体制外疯长,而这个结果只能是加速这个行业的变化,或许是灭亡。
也许新的出版广电总局面对新时代的变局,最好的政策是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监管转型与行业繁荣
评论
编辑推荐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