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金砖国家峰会已经落幕。世界舆论对本次金砖峰会的热议,并未就此冷却,而将转入对峰会成果经常性的评头论足。未来一段时间,本次峰会各项成果的落实程度,将成为相关国家智囊机构重点梳理、观察和研判的一项常态性工作。
观察者网的众网友及粉丝,对本次金砖峰会的各项议程抱以极大的观察热情。笔者注意到,仅本次峰会发布的“德班宣言”,就涉及40项(类)议题。而随“德班宣言”同步推出的“德班行动”(在明年第六次金砖峰会前要力争全部落实到位)计划则有18项之多。除此之外,本次金砖峰会还就设立“金砖秘书处”等可供探讨的9项任务达成了一致,以便提交下一次金砖峰会拍板定夺。
在国内外媒体海量的报道中,究竟有那些重点信息最值得我们关注和回味,抑或说本次金砖峰会的核心议题和核心成果是什么,举行本次峰会的预期目的是否基本达致,笔者以为,所有这些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
抱团挺进非洲,金砖五国由务虚向务实转型的分水岭
观察者网众网友及粉丝已知晓,金砖峰会乃至金砖合作机制的建立始于2009年。最初由中俄巴印四国共同发起,第三次金砖峰会时南非加入。金砖峰会的起点是共同应对2008年秋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国家的巨大冲击和利益损害。其最初的合作主旨集中于协调各自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抱团发出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金砖声音”和“金砖立场”。直到去年第四次“金砖峰会”,它尚缺乏作为“七国集团”那样的成熟组织框架,甚至连“金砖秘书处”这一必须的常设性议事协调机构均有待抓紧建立……
本次金砖峰会,主旨十分鲜明,把峰会牢牢锁定于《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并就此与非洲15个国家的领导人开展了首次合作对话。对话主题则被框定为《释放非洲潜力:金砖国家和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对话会围绕金砖国家和非洲领导人共同探寻双方合作机会梯次展开。
对话双方以非盟“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2010-2015)为框架,以“非洲总统基础设施重点开发项目、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为对话蓝本,就金砖五国和非洲共同寻求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鼓励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支持非洲矿业、农业、金融、能源、就业、技能发展、食品和营养安全等优先领域的广泛合作,搭建起一个初步的议事及前期操作平台。
首次“金非对话”已就下列关键议题达成如下成果:一是签署了《可持续发展合作和联合融资多边协议》,二是签署《非洲基础设施联合融资多边协议》。两项协议将为非洲大陆的快速增长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提供持续融资支持。
值得另提一笔的是,“金非对话”会结束第二天一早,习主席还单独出席了“中非领导人早餐会”。习主席很“谦虚”,称此次早餐会主要听取大家对中非合作的意见和建议,非洲15国领导人及习主席皆发表讲话,氛围融洽、为中非全方位合作必不可少政治互信添了砖加了瓦。
主导“金非合作”和深化中非合作,无疑是中国对非战略缺一不可的两个轮子。
“金砖”抱团挺进非洲的前期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次金砖峰会上,五国元首就共同出资组建“金砖银行”达成原则一致。接下来,五国央行行长和财长,将围绕敏感的出资比例、银行总部设置地、银行运作规则进行具体协商和谈判。
需要指出的是,眼下金砖五国均有各自的政策性“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可以各自独立对非合作项目提供“买方信贷”。但除中国外,其余四国的资金实力要开展成规模的对非合作皆力不从心。
组建一家五国共同出资运营的“金砖银行”,有利于分散对非合作的投融资风险,增强五国或五国中的若干国家共同承接非洲跨国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实力。由于实行了五国的“风险捆绑”,又有利于五国对非合作达致最大程度的步调一致。
组建金砖五国外汇储备应急库也是本次金砖峰会的一大成果,初始阶段五国拟共同出资1000亿美元。由于五国目前总的汇储备超过4万亿美元,中国美元储备又占到五国美元储备的3/4以上,且五国外汇储备共同面临美欧多轮“量化宽松”导致的贬值困境,建立千亿美元外汇应急库在资金筹集上不存在任何障碍。五国尤其是令俄罗斯心头“打小鼓”的,还是应急储备库各自的出资比例和话语权分配。这也是德班峰会后,五国央行行长及财长共同面临的另一个“落实挑战”。
该“库”有两大被五国一致认可的主要功能:一是增强五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抗击全球金融风险的能力,其性质相当于欧元区所设置的“欧洲主权货币基金”;二是(最主要的)为五国共同承担对非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提供投融资保险和再保险。而这笔千亿元的应急资金,当其处于“库存状态”时,还可参与多个种类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以赚取“钱生钱”之收益。
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则是本次金砖峰会的一石双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分为政府间和企业间两种形态进行。其中挑大梁的无疑是合作国之间的企业或项目公司。因而,新组建的工商理事会除承担金砖五国内部企业之间合作议事和操作平台的双重功能之外,更重要的功能是承担“金非企业”合作议事和操作的平台功能,起到企业层面的双边和多边沟通协调,以推进具体的项目进展。同时它又是一个潜在“金非合作”项目的探讨和发现平台。
“金非合作”的战略智慧和取向
不失时机推动“金非合作”,既是金砖五国共同的战略智慧,亦是非洲国家“借鸡生蛋”的最佳战略选择。若合作得当双方各有收益。
非洲大陆有7.8亿人口59个国家(地区)。时至今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非洲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种族纷争、教派冲突、政局动荡、部落割据等皆为非洲之寻常态。然而,非洲又是全球最后一个远未得到初步开发的大洲。非洲资源之丰富,发展渴望之强烈,开发空间之广阔,市场潜力之巨大,这些年经济发展速度仅次于亚洲,皆无可争辩地构成了非洲充满希望的另一面。在德班举行的“中非领导人早餐会”上,习主席强调“21世纪是非洲的希望世纪和崛起世纪”,并非是取悦非洲领导人的一番外交客套,而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精准把脉。
金砖五国人口占全球46%,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连续数年超过50%以上。前者代表五国的市场容量和经济增长潜力,后者则反映五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超强动能。不过,去年金砖五国的GDP之和适才与美国GDP相当,只相当于西方七国集团的约四成。更有甚者,金砖五国的“内部贸易”总量到去年才占到全球总量的15%。
至所以形成“长腿矮子”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在于金砖五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公认火车头,另一方面则是全球贸易领域的“短板”,如此不相称的格局,缘于五国内部经济体量极不对称,经济结构相对趋同,主要贸易伙伴皆集中于欧美。
除了中国已较早实现了全方位的全球性经贸合作(去年中国与非洲贸易突破2000亿美元,在非洲投产、在建和已签合同待建的合作项目总规模达1070亿美元)格局,其余四国的对非经贸合作份额尚不足挂齿。由于欧美市场亦是中国经贸合作的传统区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五国内部针对欧美经贸合作的过度竞争,导致五国对欧美经贸合作的性价比逐年下滑。
与此同时,广袤的非洲大陆因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人力资源极度匮乏,只能长期守着金饭碗讨饭。而金砖五国均系外贸盈余国家,五国仅美元储备即超过4万亿元,急于寻找资金出路和市场。可眼下,金砖五国对非经贸合作,基本上呈现为中国的“单打独斗”,南非虽系非洲国家,但自身力量过于单薄(其经济总量不及中国的1/20),如果金砖五国能抱团拓展对非经贸合作,一可化解各自的美元出路之困,二可有效释放五国对欧美经贸合作的过度竞争而减少“内部摩擦”,三可解非洲“金融饥渴”获取高于平均预期的“合作利润”,四可共同分享中国对非合作的经验和南非在对非合作时所独有的地利及人文优势,五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西方对中非经贸合作吹毛求瘢和无端指责乃至从中作梗。假以时日,足以形成五国与非洲大陆共同受益的多赢格局。经此梳理分析,“金非合作”的战略智慧和战略取向皆一目了然。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人们对多极化世界的大国博弈和集团博弈的本质略知一二,就不难发现,金砖五国要想在“二十国集团”内部成为相对独立于传统“七国集团”的重要一极,力求在“南北对话”中获取更大话语权,争取在“南南合作”中争取更大主导权,趁眼下欧美力量衰弱自顾不暇之时,果断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展开“金非合作”,无疑是一条成本相对较低且极有可能走通的捷径。
中国是倡导“金非合作”的“带头大哥”
揭示这一事实,我们不妨先对“上合组织”作个简析。“上合组织”虽实行理事会制,从法理上讲,成员国在组织内部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但从议题创设到立场协调、从开拓合作范围到力促合作落地,起主导作用的则是中国与俄国。换言之“上合组织”目前由中俄共同主导,中俄双方在其中的角色扮演可谓“各有侧重”、“各领风骚”。
再言金砖合作,虽说金砖五国目前尚不具组织形态,甚至金砖合作机制也因缺乏必须的组织形态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弹性”,甚至可以说金砖五国合作机制皆亟待成型。然而,既然金砖五国元首就“金非合作”达成了认识一致,并开始为“金非合作”搭建起“企业平台,筹建融资及保险平台,它必将对金砖合作机制的尽快成型和组织形态的尽快搭建提供“反向推力”。
鉴于中国在金砖五国中超大的经济体量,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最丰厚的外汇储备,经前后五次金砖峰会的磨合,中国在现有“金砖”中的含金量显然最高,若隐若现的话语权优势也显而易见,只是在眼下,五国谁也不想将其轻易点破。甚至可以很客观地说,中国目前已事实占据金砖五国“带头大哥”的位置。
回眸全球媒体对本次金砖峰会的各种报道,中国始终处于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中央,而习主席则处于本次金砖峰会的“中心位置”,成为从星拱月的“政治明星”。
中非开启战略性合作帷幕始于上世纪末,经十几年艰辛耕耘,既积累了丰厚的成功经验,亦感受了种种心酸教训,总体而言,收获远大于挫折。无论是“中国经验”还是“中国教训”,对行将开启的“金非合作”都是一笔极珍贵的财富。尤其可贵的是,中国通过持之以恒实施“对非战略”,与非盟等非洲跨国区域性组织,与非洲的教派、部落长老、党派、各方政治人物均积累了打交道的丰富经验。至于开拓“金非合作”必不可少的对非洲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和人脉构建等,皆有诸多感悟和认知,在金砖五国中处于鹤立鸡群地位。
识者所知,主导“金非合作”和深化中非合作,无疑是中国对非战略缺一不可的两个轮子。这是两个可以互相驱动、互相借力的轮子,也即,当中非合作与“金非合作”出现问题、纷争、摩擦时,两个轮子可以互相借力。通常而论,当具体的非洲国家出现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时,“一对一”的合作项目较容易受冲击甚至被毁约,而“五对一”的合作项目其抵御冲击的能力则大为增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对五个合作国翻脸,拟毁约国会有更多的顾忌。这顾忌就是约束,从而利于减少中非合作的风险和摩擦——个中玄机笔者就此打住,观察者网众网友及粉丝已心知肚明。话到此,笔者还想再添一笔,“金非合作”亦是改善中印关系至少是维持中印关系现状的又一积极因素……
建立于以上分析,中非合作与“金非合作”具有极强的逻辑关联性和互补互倚性。作为本文的小结,笔者想强调的是,无论是中非合作还是“金非合作”一定会伴随个案的失败甚至局部的挫折,有时还难免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难堪。然而,只要观察者把心态调整到位,假以时日譬如十年后回头看,深化中非合作定能让人叹为观止,“金非合作”则会收获累累硕果。到那时,金砖五国很可能已成长为多元世界的重要一极。
“金砖”抱团挺进非洲的“中国导向”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