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尔大学人力资源副教授利文斯顿日前公布的研究报告称,易相处员工的薪酬显著低于不易相处者,男性员工更甚。研究数据显示:工作中随和程度低的员工,年平均薪酬比随和员工多18%;说话带刺儿的女性员工年均薪酬比易相处女员工多5%。原因是前者更容易为了集团利益作出自己的牺牲,而后者倾向于紧紧守住自己的利益。工作中原来挣得不如同事多,那是因为你人品太好了?
这则调查结果公布之后,许多网民纷纷感慨:终于找到了贫困的理由。“分析得太透彻了,还真是这么回事,越是好说话的人越是得不到好处,还要多承担工作量。”也有网友表示,“脾气好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要求老板涨工资,就算想涨薪,由于太好相处老板也不太当回事,要么拒绝,要么涨得幅度也不会很高。所以以后脾气不要太好。”
白领:随和的人挣得少很正常
根据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了解近日,苏州某知名论坛上的网友“卡布基诺”发布的一则《偷看了所有同事的月工资及年终奖,发现个天大的秘密》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极大兴趣。
该网友称,他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所有同事的薪资状况,竟然发现:“公司里那些脾气不好,还喜欢溜须拍马讨领导喜欢,但技术能力很一般的员工,工资明显高于那些脾气好、比较老实,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的工资。超过40岁以上的高级工程师工资大大低于那些33岁左右身兼小组长的一般工程师的工资。”
在杭州城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班的黄志文也向反映:“这个结论放在我们销售界最恰当了!”黄志文告诉,自己部门里有一个脾气很差的女同事,平时说话直接又犀利,“但是她销售做得很好,容易出单,会跟客户讨价还价,她懂得为自己争取,一个礼拜起码比我们多出一二单,工资的话自然比我们高。”黄志文说,“像单位里有些老实巴交的脾气很好的同事,感觉对自己没什么要求似的,跟客户交流也很客气,签单成功的几率也不高。”
另外,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了解到,黄志文他们部门的大区经理也是一个脾气很好的领导。“他太好说话了,有时候都被我们‘欺负’,给不了我们压力,所以我们部门单子就出得比其他部门少,他的工资自然也没其他大区经理高,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专家:拒绝趋炎附势的随和
按照惯性思维,脾气好、性格随和的员工,应该能够左右逢源,受到上司和同事的喜爱,因而得到职场人的认同。然而,对于恰恰相反的研究出来的结果,人力资源顾问高佳向表示:“随和并不等于逆来顺受,而是懂得尊重他人的一种态度。而既能懂得尊重他人的想法,又能将不同信息进行整合,才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人才。发展中的企业都不会认可那些只会听话做事的员工,尤其是类似于趋炎附势的随和。”
此外,高佳还说,“老板也是要沟通和交流才能知道员工内心想法和愿望的,如果不出声,老板容易忽略你的感受,那么在加薪等具体工作上也会忽略你的利益。”所以高佳建议,在能力与工作岗位匹配的情况下,就应该大胆提出自己对薪酬和福利的要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质疑声
脾气差估计早就被刷了
@吴小平的微言微语:“何以见得?我脾气不好也挣得不多啊!天气炎热、工作繁琐,加上有些人不懂事,哥不发火早就憋坏了!”
@嘉非猫-要好好学习:“有能力的多半不随和,你说你要是智商稍低、啥都不懂还脾气差,估计早就在职场里被刷掉了。”
@月亮:“未必吧!脾气太大易树敌,对事业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郁离子Philipp:“容易相处的人处处妥协,表面上看谦谦君子,实质上是无能所致,所以脾气好挣得少很正常。”
场中不可能一直顺心如意,当遇到生气、委屈这些负面情绪,是强颜欢笑,还是直接表达,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往往难以把握。在职场的人际沟通中,情绪沟通最难,压制情绪,自己感到压抑、焦虑;释放情绪,又担心伤害与其他人的关系。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认为职场在线就职场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分享经验。
工作是为了达成目标,不是来做情绪交流的,因此优秀的工作者当然不该表现出内心的情绪。把情绪抛在一旁,才能理智地完成任务。更何况若是表达了某些负面情绪(如生气及沮丧等),会伤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或者让自己显得脆弱不堪,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
一般人,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解释,对于事情就有了更多的角度,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误会和不满也会就此消除。不过,员工和公司的利益之争是任何公司都存在的,公司也是按照员工的贡献和价值按劳支付,而不是按照员工的需求支付工资,因此,员工在向公司讨要更多的薪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关注之前,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贡献了。
能够就事论事,也就说明你可以把现在和过去区分开来,你是理性和成熟的,而非情绪化和神经质的。有了基本原则,就开始要学习接管我们的情绪系统了。当然,多年的习惯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改变的关键,除了要有改变的意愿外,还要学会对情绪有细致入微的觉察。知道你现在怎么了,找到你该怎么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