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慢生活研究的专家认为:一是要学会慢饮食。亦称“慢食”。学会慢食是打好慢生活的第一枪。当“速食”和“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时,慢食就逐步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有研究证实,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会分泌一种腮腺激素。它可以被肌体重新吸收并进入血液,具有抵抗肌体组织老化的作用。而细嚼慢咽则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延缓肌体衰老。因此医生建议要用20分钟吃早餐,30分钟吃中、晚餐。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完全为了充饥,要像品茶那样,吃出味道来。二是要学会慢旅游。亦称“慢游”。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是浏览沿途的风景,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但是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让身体和灵魂放轻松,让劳碌的身体得停歇,让紧张的神经有松弛,让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所以要改变过去那种走马观花赶场式的旅游,到了一个地方要停下来,慢慢悠悠的欣赏,随心所欲的行走。据说,有些商家早已看到慢游的商机,比如慢游用品、慢餐厅、慢茶楼,都在逐步兴起。国际慢餐协会的会员店也已开到了北京。三是要学会慢运动。我们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求速度快了多少,也不是想肌肉增加了几块,而是使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因此高强度、快速度的运动对自己的身体反而有害,而慢运动才是真正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正确途径。如今,无论是在忙碌的美国还是在浪漫的澳洲,一种“每天一万步”的健身方式相当流行。医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1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脏局部缺血的发病率只是很少参加运动者的四分之一。另外,还有慢工作、慢读书、慢恋爱、慢睡眠、慢社交等,就不一而足了。
享受慢生活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