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品种之棕榈油(一)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基本情况

  1.产地

         棕榈油又称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为不干性油。油棕果原产于非洲西海岸,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开始大量种植,到80年代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和产量都已超过非洲,其中马来西亚的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印度尼西亚也占20%左右。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进口,进口量占世界棕榈油贸易量的15%以上。

  2.属性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3.用途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

        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中国是棕榈油的完全进口国。

  4.分类

         58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比重:(60℃/20℃水)0.882,皂化值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棕榈油固有气味、口感良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水分及挥发物%:0.04,杂质%:0.043,熔点℃:57.6,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计)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过氧化值meq/kg:5.26,碘值(韦氏法):40gI/100g。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榈酸(C16:0)占67.056%,硬脂酸(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亚油酸(C18:2)占3.942%。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52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

  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44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33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24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40℃/25℃水)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3(8)杂质%:0.03(9)熔点℃: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5. 生产贸易

         全球油料市场主要被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2005年,全球油脂生产已经达到了1.3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00万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约为5100万吨,到现在已经增长了近2倍。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个油脂总量的82%,其余由黄油、猪油、牛脂和鱼油等构成。尽管近些年来油脂产量总体在不断增加,但是动物油脂的产量基本上维持不变,油脂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榈油近十年的增长最为显著。

  。

  6.生产情况

          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1000万吨,而在1997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1000万吨向2000万吨小步迈进。1998年开始,全球的棕榈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到2006年,全球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3500万吨,相当于50年代产量的7倍。

         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榈油产量的迅猛提升,相对其他油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世界及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棕榈油用量的高峰,从而推动了东南亚棕榈种植业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以来,世界棕榈油产量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豆油产量。

          目前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生产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只有三个,他们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

  7.生产国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6%以上。

  1.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45%。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基本上在500万吨左右徘徊,在2005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

   2.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棕榈油生产大国,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41%。随着马来西亚适于棕榈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榈油产量的增长目前已经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也增长为近原来的三倍。1997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比印度尼西亚的产量高出了360万吨,但是近年来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