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高背后的经济逻辑


  2009年4月10日,我在评论(博客)当中第一次提出,美国在争夺全球资本的看法。此后,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动态,因为它关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本流向。2012年9月13日,美国股市出现唱空声音,认为美国60年股市大顶即将出现的时候,我坚定地再次提出观点――道指必须向上突破14198点,并讲解了其创新高对美国的经济意义;2013年2月20日,在道指前高屡攻不下之际,我再次发表评论――美股60年大顶即将告破。这里所说的60年,是依据索罗斯等投资家所预言的“美国经济一个60周期结束了”。

  北京时间2013年3月5日24时,美国股市的这个60年大顶终于告破。所以,今天我不想做新的评论,而把去年9月13日的评论重新刊出,以谢观众、读者一直以来对我支持。这不是“臭显摆”,更不是说我比谁更高明。而是希望说明“利益论”的分析方法,在国际经济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更希望告诉中国政府官员,嘴里说要搞市场经济,但行为上不重视资本定价的重要性,那就等于“胡闹”。

  以下就是我在去年9月13日的评论,标题是:道指必须向上突破14198点。

  14198.10点,这是道琼斯指数在2007年10月11日创出的历史高点。但在我看来,这个高点也代表着美国经济60年的发展巅峰。正如索罗斯、罗杰斯等投资大家曾经所言:这次危机是对美国经济60年的总调整。

  是不是这样?投资家当然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但美国政治家如果也“认头”这样的判断,那政府对抗经济长期衰退的信念就会被削弱。更重要的是:一旦道指未能超越14198.10点,而是在其之前掉头向下,那60年的总调整将变成市场共识,这对美国投资者的信心将构成严重伤害,而使美国经济的调整期更长。

  不要以为美国人的政策不会直接针对股市。我坚信,美国的任何政策都在考虑将对股市构成的影响。也可以说,与股市貌似无关的政策,其实都与股市密切相关。比如今天的新闻称:美国的QE3实际已经推出了。这个QE3仅仅是经济的考量吗?当然不是。我的理解是,美国人从来没有把股市行情的变动剔除于经济之外。

  所以,QE3的一个直接结果很可能导致道琼斯指数传出新高,甚至突破14198点。这不是美国经济强健的体现,而是美元贬值引发的流动性效应。但无论如何,道指创出新高的泡沫,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

  不是吗?近日,美国政府出售了其对ING的大多数持股,减低了持股比例。如果没有股市投资情绪的高涨,美国政府是否可以完成这样的动作。过去一点时间,那些在危机发生之初,不得不接受政府援助的金融大鳄,也纷纷回购自己的资产,这些钱从何而来?当然是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

  说破了,其实美国和欧洲都在做一件事,用制造另一个泡沫的收益,弥补前一个泡沫的损失。而在这个过程中,顺便通过滥发货币甩掉一部分债务包袱,用通胀劫持一把弱势货币国家,使世界经济回到从前。结果是:富国更富,穷国更穷。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道指真的在到达14198点之前掉头向下,那我坚信,那时美国的QE力度还会加大。

  很多人问我,那中国该怎么办?现在已经没那么简单的答案了,因为对抗欧美滥发货币的最佳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那是不是也必须有办法,当然,必须,哪怕是亡羊补牢。

  第一,必须采取“被动放宽”的货币政策,允许成本上涨的过程中,企业将涨高的成本传导至下游商品,换句话说,扩大CPI容忍度。我们必须懂得货币战争的残酷性,而货币战争中,关键要看货币政策。

  第二,必须让股市上涨,哪怕是权且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强行将限制在央行存款转化为投资,让企业不断恶化的财务报表获得修复的机会。

  第三,除了金融手段之外,对企业实施减税。

  第四,尽一切能力提高社会保障,尽一切能力保住终端消费需求。

  其实,一切建议的核心都是为了保住实体经济,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避开重大的“信贷危机”风险,这对当下的中国而言,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顺便提几句,8月份的货币数据符合预期。贷款增长没什么想不到的,短期贷款增量较多,中长期贷款增量较少,这不奇怪,这是企业债和信托贷款增加而产生的挤出效应。当企业有办法通过债券市场解决中长期贷款问题之后,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应当主要集中于短期流动性的需求。在政府鼓励发展债券市场的前提下,我们对贷款的关注点和关注方式必须发生转变,不能总基于历史经验性的认知。

  其实,我们更应当注意的是:央行现在的货币政策操作基本上是以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为目标,进行数量的调节。就是说,当货币市场利率上行之时,央行加大货币数量投放力度,把利率压下去;当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时,央行收一点货币数量,把利率扶起来。这样操作的客观结果实际就是“被动宽松”。因为,当实体经济信贷、债券发行增加,使得货币供给短期时,货币市场利率会走高,这样就迫使央行投放货币,而客观上形成“被动宽松”。理论上说,只要不主动性紧缩,这样的操作方式是对的,也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