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与“屌丝文化”
“屌(diao)丝”,是我国近一、二年来从网络上兴起并广泛流行的一个带有自嘲、无奈等意蕴的讽刺性用语。由于今天“屌丝”在网络上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其运用的人群范围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甚至还渗透到了现实社会之中,因此,所谓的“屌丝文化”便应运而生。我们用“后现代”的语言讲,这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解构文化。如果单纯从字面上解释,“屌”字其本意是指男性生殖器,“丝”当然就是从“粉丝”引申而来,所以,“屌丝”的含义是比较粗鄙的,甚至还有一点下流,或者说有辱斯文。如果非要说明白的话,“屌丝”就是指哪些崇拜男性生殖器的人。正因为如此,大导演冯小刚才在微博上称“屌丝”为“J B毛”(鸡巴毛)。“屌”字与中文的另一个“鸟”(diao)字相通,《水浒传》中常有“哪里来的鸟人?”的说法。著名的易中天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曾针对中央电视台调查人们的幸福感,爆粗口说:“我幸不幸福,关你鸟事?”
“屌丝”,有男屌丝、女屌丝之分。当初自称屌丝的人,一般是哪些进入城市打工的农家子弟,俗称“打工崽”,当然,“屌丝”的范围在今天已经很宽泛了。他们在当今社会“新三座大山”的压抑下,对住房、上学、医疗等深感无奈,特别是面对朝思暮想的美女,尽管他们垂涎欲滴,但也终究是无可奈何。为了自嘲或缓解压力,也为了降低自身的生活标准,所以,他们就自称“屌丝”。与男屌丝相对的就是“高富帅”,与女屌丝相对的就是“白富美”,而“屌丝”们则自认为是一些“矮穷丑”的人。
应该认为,所谓的“屌丝文化”爆红网络,既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又充分反映了某些社会群体或族群的十分焦虑的社会心态。所以,一般地讲,“屌丝文化”既有其正面的积极意义,当然,也肯定有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和消极意义。从积极方面看,“屌丝文化”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社会当下的阶层分化和鸿沟十分严重,并且,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阶层固化、阶层流动阻隔等问题,因此,必然促使人们去思考怎样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就表明我们走了邪路,或者说改革开放失败了。另外,由于“屌丝文化”具有自嘲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阿Q精神的体现,因此,它对于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有效地进行情绪宣泄,可以起到短暂的镇痛作用。正如马克思讲的那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鸦片不但具有毒化作用,同时也有镇痛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情绪宣泄和短暂的镇痛,对于社会的暂时稳定是有好处的,当然不可能持久。从消极方面看,“屌丝文化”充分反映了某些社会阶层的“集体焦虑”,如果社会不能有效地进行疏导和缓解,必然会导致某些阶层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离心力,这将会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另外,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弥漫着这种所谓的“屌丝文化”,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粗俗不堪,对某些阶层的“屌丝”来说,就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颓废。在遥远的理想、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往往会迷失在人欲横流的滔天浊浪之中。面对汹涌澎湃的“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他们只有用逃避、自嘲、无奈等等来进行浑浑噩噩的应对,显然,这就是古希腊犬儒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