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绝不放弃电动车研发推广


   中国储能网讯:2013年春节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笼罩蔓延到国内多座城市。尽管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机动车尾气排放依然成为众矢之的。发展新能源车尤其是零污染、零排放的电动车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然而,自2012年以来,电动车产业也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前景难测。去年第三季度,有消息称,大众、丰田等跨国巨头降低了电动车研发的优先等级;去年底,一直专注于电动车的日产汽车也改变了技术方向,将重心转移到混合动力车上,使得部分人士开始看空电动车。春节后,美国能源部宣布放弃2015年在美国推广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更是给电动车产业当头一棒。紧接着工信部透露,未来国内节能补贴将按节油率发放,混合动力车将迎来重大利好,电动车似乎再次受到冷落。

  2012年,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电动汽车(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共售出12791辆,约占当年全部汽车销量的0.7%。结果,有关电动车前景的各种悲观论调不断涌现:电动车还有希望吗?美国都调整思路了,中国还要继续干吗?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业内蔓延开来。

  对此,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不管别国对待电动车的态度如何变化,我国发展电动车的战略不能动摇。“从能源来看,美国车市已经进入成熟期,保有量比较稳定,每年的新车增量大多来源于旧车置换,对能源的需求也比较稳定。但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但2012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从环境来看,中国已经屡次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PM2.5暴增,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两点决定了我国发展电动车的决心不能动摇。”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认为,电动车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根本解决办法,比亚迪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绝不会放弃电动车研发和推广。

  实际上,尽管不少跨国车企转移了新能源车的重心,更加重视混合动力车,但它们从未放弃电动车的研发和推广。目前,多数跨国车企采用了这样的发展路径:重点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时兼顾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

  例如,大众汽车的技术路径是,重点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时研发电动车,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保时捷Panamera、奥迪A3 e-tron、高尔夫和更多大众品牌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此外,大众首批纯电动车型e-up!和e-Golf也将投产。同时,押宝混合动力的日产汽车最近也开始试运行日产电动车。通用汽车则表示,因为各地市场的需求不同,所以必须研发多种新能源车型,插电式混动车和电动车都不能放弃。

  从国家层面看,各国政府也未放弃电动车的研发和推广。在美国能源部放弃100万辆电动车推广计划后,近日又有外媒报道称,美国政府计划未来10年总计拨款2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车开发,确保能源安全和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资料显示,公共交通电动化正逐步获得各国政府认可。例如,比亚迪已在中国多个城市以及荷兰、美国、丹麦,哥伦比亚、英国等地推广公共交通电动化。在伦敦,比亚迪正引入 50 辆e6纯电动出租车,建立当地第一队电动车队;在哥伦比亚波哥大,比亚迪也于前期引入 49 辆e6纯电动出租车,计划于今年上半年试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