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过完农历春节,新的一年才算真正开始。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无奈地发现,本以为过完春节假期可以很好地休整身心投入工作,可到上班时感到疲倦、懒散、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都大打折扣。原来,这些白领患上了时下流行的“年后综合征”。
不过,“年后综合征”听起来可怕,其实起因很简单,在春节假期里,人们不但将大把时间用来上网、打牌,而且各种饭局数不胜数,天天吃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吃喝玩乐过多,休息运动的时间却少得可怜。七天长假结束,体内囤积了大量酸性油腻物质,使得本已疲劳的身体雪上加霜,自然难逃“年后综合征”的魔爪。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各种疲惫,没精神有么有?看看你中招了吗:①头晕脑胀,睡眠紊乱综合症;②心神不宁,节日情感失调综合症;③没有胃口,假日消化不良综合症;④眼睛不适,沉溺网络综合症;⑤精神涣散,上班恐惧症;⑥疲惫燥热,旅游后遗症。一条木有的乃“神人”! 对付“年后综合征”其实并不难,当务之急就是尽快使生活规律化,尤其是在饮食上进行重点调整,将体内积累的油腻早日排解出去。
比如,节后几天的主食以谷类粗粮为主,多吃冬瓜、黄瓜、白菜、豆类等蔬菜;另外,多喝酸梅汤也是消解油腻的好办法,因为酸梅汤是由纯天然乌梅、山楂、陈皮等熬制而成的,乌梅和山楂可以解油腻降血脂,陈皮还能阻止体内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
而且,酸梅汤口味虽酸,却是地道的碱性饮品,常饮酸梅汤可以将因饮食油腻而导致的酸性体质调整为健康的碱性状态。特别是在下午饮用,酸梅汤中含有的特殊物质枸橼酸,还能有效抑制导致人体疲劳的乳酸,对于减轻“年后综合征”导致的倦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摆脱“年后综合征”除了注意饮食外,积极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最佳的方法就是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要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强度也不能太大,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都有助于消耗体内的热量。而每次运动时间则不要少于30分钟,只要持之以恒,很快就能缓解“年后综合征”的影响了。如何解决皮肤假期综合征?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有以下几点:
1.黯哑肌肤:
节后的重灾区之一就是疲惫的肌肤,因为贪玩,肌肤没有足够时间休息,显得黯哑无光,难以上妆。此时可以服用胶原蛋白、维他命剂或药丸等补充肌肤所需营养,适当做有氧运动。外调要彻底清洁面部皮肤,去除残余在表面的污物及角质层,才可进一步去修护肌肤。
2.“熊猫眼”:
节日喜庆,免不了欢畅喝上几杯,而酒精中的水分就会因为滞留眼睑而造成眼袋。再加上熬夜、休息不足,血液循环缓慢和淋巴腺阻塞,许多人毫不例外地多了副“熊猫眼”,面部浮肿的问题也相当明显。此时保证每天8小时的“美容觉”,比用任何护肤品都有效。另外,多吃鸡蛋、芝麻、胡萝卜、海带和绿茶也可以早点和黑眼圈说拜拜。
3.暗疮粉刺:
长假生活、饮食不规律,暗疮粉刺也容易来报到。这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含有香精成分的护肤品和化妆品。简单地做一些基础保湿,才是皮肤最需要的。不可进行面部去角质和过度清洁工作。使用无刺激、成分温和的护肤品调理肌肤。
跟据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了解春节期间,许多人都是选择利用长假回家过年,或者走亲访友、出门旅游。出门在外,作息时间不规律,造成节后回来之后,有些人一时无法从节日的作息时间中调整过来,夜里精神抖擞,熬到早晨才能睡着。李老师认为长假玩乐过度,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对此,市民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改变,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
春节肯定都离不了饭局,天天是鸡、鸭、鱼、肉,再加上各种零食,一天到晚嘴不闲着。过不了几天,有些人便觉得毫无胃口,吃不下东西,胃部隐隐作痛。另外,记者还从各大医院门诊了解到,有不少市民过完年想吃素食清肠减肥,没想到却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
这于这一问题,李绘芳老师为市民找出对策,“这属于神经性厌食,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歇歇。另外,最佳的方法是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
最后,李绘芳老师提醒大家冬季气温较低,容易使头颈和肩部受凉,长时间打麻将身心疲乏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原有颈椎病和肩周炎的患者更容易复发。“打麻将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这导致肛周血脉不通,易引发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李绘芳老师说,这类市民,每天可做1至2次头颈部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此外,不要用高枕头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