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党建带团建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依托党建带团建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党建带团建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去年以来,为了从长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我们狠抓党建带团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采取五步工作法

我县按照深入研讨、制定方案、健全制度、召开会议、强化督导的“五步工作法”进行推进。召开了“我为共青团事业发展谏言献策”座谈会,充分听取和了解了老团干以及各级各部门党委负责人和团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带着这些意见和建议,确定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四同步五衔接三落实”目标,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经过团市委和县委分管领导审定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汇报材料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紧贴目标、结合实际、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是我们认真落实和扎实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基础。

二是完善考评体系

原有党建考评体系在作用上无法有效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也不足以引起对团工作的重视。在方法上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支撑,无法考核。在实施上随意性较强,更多的是根据印象和主观意识打分,团组织未能有效参与。我县的做法是:一要体现团组织在党建带团建考核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党建带团建作为单项考核指标列入到全县党建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赋予分值。明确了由团县委对各镇各部门的团建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呈报县委组织部,组织部门将团建考核得分计入各单位党建考核总体结果中,并实行“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二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考评办法。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基层共青团工作考核办法和《基层共青团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分镇、学校、县直部门三个层面设置包括自身建设、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个方面的考核评价表,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对重点工作的考核会根据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在考核前进行指标调整;三要有效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针对各镇的考核,研究制定了“2+N”菜单选项工作法,将基层团组织建设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两个必选项,加上常规工作里的“团费收缴”项目,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其余作为非必选项提供给基层团委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既尊重了基层实际,又能有效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四要重视日常的考核督导。实行“月上报、季统计、年评比”考评督导制度,加强对重点工作进度、会议出勤率和活动开展情况的通报督导,由各片区的联系包抓干部按季度做好统计评比,为年终考评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

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县团干部和青年骨干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规划。将大学生村官、志愿者骨干、青年社团负责人和创业青年等青年骨干的教育培训纳入团的干部培训规划。已举办了全县团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两期专题培训班。下一步计划整体推进全县团干部教育培训工程。一是在镇党委书记的培训班上,安排一期共青团工作专题。二是争取开展对村级团组织和镇直属团组织负责人的培训。

四是抓基层组织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团组织。按照“团员青年自荐、团员大会推荐,镇团委和村党支部联合审定,团员大会直接选举委员,从当选的委员中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的“双荐联审直选”工作法同步推进村级团组织换届,全县109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被推选到团的岗位;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在刘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了2880平方米的青年文化大院,实现了党团阵地共建共享;三是构建社区团建“四位一体”。 实现团支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站以及义工联青少年事务分会在城镇社区的同步建设、同步运转。

五是推进重点工作

一抓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依托城乡劳动保障机构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农业部门在金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青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心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今年为200余名青年提供了见习岗位,并实现14名闲散青少年的成功转化;二抓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以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站为主导,将团干部、村组干部和志愿者分配到网格单元中,建立与辖区内闲散青少年的常态化联系与服务;三抓直属团组织建设。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两新”组织党团共建月活动,结合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按照“实体化需求、组织化需要、功能化设计、动态化管理”的思路,抓早动快,建立起全省首批乡镇直属团组织,现已完成直属团组织建设385个,新建率达到93%。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占到20%,在已建团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星级青年示范社”评定活动,首批5家合作社被授予“五星级”青年示范社称号。

(2012年12月12日全国县级团委书记电视电话培训陕西分会场上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