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干部公务出差更要管干部私务出格


管干部公务出差更要管干部私务出格

  

  近日,吉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对厅级以下(含厅级)国家工作人员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和通行贵宾通道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明确。通知要求:厅级以下(含厅级)国家工作人员出差不得超标准乘坐飞机头等舱、高铁列车商务座、轮船一等舱。出差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时不得通行机场、车站、码头的贵宾通道,不得使用要客休息室。(2013年11月4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严格禁止并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出差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等现象,是吉林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的一个具体举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吉林省坚持以“钉钉子”精神解决问题,出台了取消O段军警牌照、廉洁过两节、清理办公用房、节俭办晚会、加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出国等一系列规定。吉林省还将出台一系列规定,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的问题,使突出问题一个一个克服、一批一批解决。这样的做法,如此的举措,可谓很有针对性,也极具操作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参加一切公务活动,行使所有公务权力,必须规范。对于公务出差等一些公务行为,进行具体、细化的明确规定,并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进行严肃查处。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心态决定状态,角度决定高度。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公务出差等方面会违规违纪,说到底,还是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说缺少一个正确的心态。因此,管干部公务出差更要管干部私务出格。

  执行公务、因公出差,是组织上的安排,也是领导者的职权。但是,什么样的事情是公务,在某些干部看来,分得并不太清,或者说是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更有甚者,假借公务出差等而图利谋私。君不见,有多少公款旅游的官员,不是假借因公出差、因公考察的幌子,特别是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的大背景下,因公谋私、假公济私等行为被贴上了更多的“标签”。公者,公道也。而在少数被冠以人民公仆的官员那里,公私不分,甚至私字当头、私心太重、私欲泛滥。故此,不将干部心中的“私”字剔除,不让其私务不出格,也就难以保证其公务行为不出轨。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领导干部私务出格,是心里有了病变,或者说,是世界观出了问题。而心病还需心药治。这就要求加大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利益观等主观世界的改造力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干部的头脑,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守土有责的意识,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廉洁从政的堤坝。

  当然,有了私心,不一定就具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乱纪的资本或机会。领导干部因为有了一定的权力,也才有了权力寻租或权力私用、滥用的可能。因此,要想遏制住干部私心泛滥膨胀,必须下大力气监督和制约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给权力涂上防腐剂,使权力只能为公,不得谋私,使干部的私务出格没有土壤。

  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干部之所以游离在监督之外,游走在法律边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心存侥幸,缺少某种程度的惧怕。严是爱,宽是害。对于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不严厉问责,不严肃处理,不增加其违规违纪的成本,一则难以警戒违规违纪者,二则也难以形成一定的震慑威力。因而,要在问责上动真碰硬,做足“严”字文章,让违规违纪违法者身败名裂,加大违规违纪的成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领导干部安分守己、公道正派、廉洁奉公。

  私务出格,必然公务出轨。贪字头上一把刀,私字边上一把刀。唯有戒除贪欲、肃清私心,才能永葆公仆本色。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吉林:厅级及以下干部不得走贵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