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驻华两年,凸显五大人格魅力
今天多家网站均在醒目位置报道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20日上午宣布辞职的新闻。很多网友分析,骆家辉此次辞职,名义上是“回到西雅图与家人团聚”,但真正的目的可能是为参选下一届美国总统做准备。骆家辉曾任华盛顿州州长、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部长等职,问鼎白宫不是没有可能。且黑人能当美国总统,黄种人又有什么不可以?
可以这么说,担任驻华大使仅两年多一点的骆家辉即将离去,中国人的感受也明显分为两种:一种是“走了好”。这种人认为,骆家辉作为华裔,在中美出现分歧时,总是毫无保留地向着美国,甚至较其他非华裔驻华大使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骆家辉在中国的不少举动,令中国官员甚至政府难堪,是一个“麻烦制造者”。而另一种则是“走了可惜”。这类人(包括笔者)认为,骆家辉作为一名华裔,能在美国成长为美国华盛顿州的州长、商务部长,然后又被派往中国任大使,这是华人的骄傲。他在中国两年多所制造出的诸多新闻,其中一些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相当有益的。笔者初略归纳,骆家辉在中国两年,至少体现出五大人格魅力:
一是低调做官。骆家辉作为大使来北京,下了飞机后,自背双肩包、穿休闲皮鞋,携带妻子和3名子女,模样更像是一个普通华人带着家人度假归来。夫妻俩带着两个女儿乘商务车,自己提着行李,连个勤杂人员也不用,和中国官员上任时的前呼后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是低调做人。去年6月,骆家辉带着全家以普通游客身份到旅行社参团,悄然到桂林阳朔旅游,既没有包船、也无保镖护驾,更不见交通管制、航道限行,还很高兴地和其他游客合影。相比较中国的一些官员,不但在机场要走“贵宾通道”,还能享受“让领导先飞”的超国民待遇。
三是勤俭做官。骆家辉坐经济舱,绝非如芮成钢理解的美国“差钱”了,俗话说芮成钢应该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骆家辉参加博鳌论坛不愿住豪华宾馆,绝非作秀,而只是模范地遵守美国公职人员公务报销制度;去小吃部吃炸酱面,无非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勤俭节约,不讲排场的生活作风,在当今中国官场真的相当稀缺。
四是不忘祖先。骆家辉任驻华大使期间一心为美国人谋利益,只因他一直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但骆家辉作为一名华裔,也并未忘记自己身上流着的是华人的血。因此在上任驻华大使不久,即回到广东台山市水步镇吉龙村祭祖。此前1997年,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不久,就和父母、妻子等首次回到家乡台山, 2006年又和父母、妻子、姐妹等重访故乡祭祖。
五是环保贡献。如果不是骆家辉领导的美国驻华使馆率先用空气质量监测器测量PM2.5微粒,中国很少有人知道空气中还有PM2.5这个东西。虽然骆家辉当初的举动遭到中国环保部甚至外交部的批评,并被《北京日报》指责为“处心积虑地跑到中国社会中找茬捣乱”、“搀和北京的城市管理,”甚至上升到干涉中国内政的高度。但中国各地随后以神奇的速度将检测PM2.5提上议事日程,一些主要城市目前已经定期公布MP2.5的做法,无疑是对骆家辉的善意回应。
骆家辉的平民作风,笔者曾希望给中国官员起“标杆”作用。如今任驻华大使时间并不长的骆家辉即将辞任,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