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


采摘

十一早晨,齐红、张祺和我一起经过顺义妈妈家赴北头亲娘家。亲爹原本是928日生日,我们去给祝贺一下。

最近几年只要时间能排开,我们仨个都会去参加老人的生日会。作为一个例行节目,我们都会去山坡上去摘梨,也享受一下秋收的快乐。密云庄头峪的“香酥梨”那可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名牌产品,口感非常好,入口即化、水多、一点渣子都没有。

在过去几年时间,亲爹家几十棵树收成还都不错,每年村子里会收购一批,消化大半;再有不少城里人国庆节到乡下“摘果子”,作为十一小长假的郊游和体验,体会劳动的快乐,享受生态果子的香甜。几年来收成不错,虽然亲爹前两年还有过轻微中风,而且亲爹、亲娘都年过古稀,也没有挡住老两口承包的积极性。

往年这时候酥梨已经接近尾声,今年去还有大批的梨子堆在院子里,更有甚者邻居家的梨还挂在树上,由于没有买家,主人懒得去摘。

倘若承包梨树只是“多种经营”之一也就算了,有的农民生计就靠梨树了,果子一砸在手里,那一年的生活就是问题了。

三农

据说2013年不仅梨子销售得不好,桃子也销售得比较差。

分析原因呢,其一是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渐大,有点过剩的感觉。毕竟价格不菲的生态农产品还不是每家每户日常能够消费得起的,再加上我们都被农药、填加剂包围着,少量的绿色生态产品意义不大。

其二各种各样的生态产品是送礼的很好选择,虽然不贵,可人人都会喜欢。今年中央政府不断地求精简,从各种活动到办公都要精简。今年来不仅高端白酒的销售大受影响,梨子也未能幸免。

农业与二、三产业不同,资源所限的农民几乎只能把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里,一旦销售不畅,一年的辛苦就付诸东流了。

心静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属于点式发展,一离开发展的重心就原型尽显了。比如作为全国的首都,整体城市风貌在世界上也并不差,但走通惠河北路从二环到四环这么一段连接线,沿途都可以看到棚户区。

经济发展是漫长过程,极需耐心。量的增长还可以通过粗放形式扩张增长,产业结构、品质等都内涵可就不是简单的加法就能解决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比超过一半,中国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届中央政府强调美丽中国、城镇化,需要从就业、医疗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才行,可不是简单房地产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