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屡遭失败的症结是啥?


 

 

今年三季度的经济状况还不错,应该是给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增添了一抹亮色哦。最近有关三中全会的憧憬在不断持续,除了深化改革的内容之外,有关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制度化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大概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民众内心的一种期待吧。说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强大的政府,下了那么大的决心,一次次地动用各种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但却屡屡受挫,房地产价格越调越高。这种结果对于那么好面子的各级政府说来,的确太丢人了。不过这样失败的调控尝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就是从反面给我们上了一课:市场经济不能滥用行政手段,否则就注定会败得很惨、很难看的。

在我们这样一个精英荟萃的政府调控屡遭失败的现实中,有些人也许会想到,或许这的确是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吧。而我的观点是,房地产调控失败的原因并非是其难度有多高,而是因为限于很多利益集团的牵制,始终没有对症下药,没有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的结果。道理很简单,房地产市场价格屡创新高的原因就是因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只有加大有效供给。才可能缓解供求矛盾,让价格平稳下来。这本是价值规律最基本的道理,我根本不信那些官员和专家们连这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如果遵从这样的市场要求,加大那些需求旺盛城市住房用地的有效供给,商品房市场的调控肯定会迅速见到明显成效的。

那么如此简单的事情,政府为啥不做呢?至少在现实中做的很不够,因为各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一样,也是利益相关方,甚至是更重要的利益主体。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证明,在商品房价格中,相当的比重都是要装入政府口袋的。其中就包括土地的售卖、各种税费的征集等。如果因为房地产调控导致商品房价格下跌,政府从中得到各种利益的诉求不就落空了吗?因此,房价涨的越高,政府得到的利益越多,至于民众怨声载道,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自认倒霉吧。正是因为这样的理由,政府首先要把好土地控制的节奏,要保证不断地卖出高价地王出来,这才是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嘛。据说,在大家期待中的三中全会上,土地问题也是要涉及的改革题目,但愿能把握住为民众着想的基本出发点,不再和百姓利益对着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