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创意时代


  走进创意时代

  ——序启航《读着读着就疯了:激活创意的108本书》

  一个人独自前行,不能没有创意;一个人原地踏步,可以没有创意;一个人跟着别人走,不太需要创意;一个 人领着别人走,特别需要创意。

  古代的中国地理上自居一隅,政治上自成一统,文化上自成一格。先秦打草稿,绘蓝图,那是中国文化的创世 纪;至汉,初具规模;迄于唐,该置办的都差不多置办齐了;后来的一千年,基本上是抱着《史记》《汉书》新旧《唐书》原地踏 步,当然会有小的创意。到了中华帝国的晚期,几乎什么都是现成的,老王老李要做诗,到老杜那里“集句”就行了。这一方的天地 间好像只剩下了常量在周而复始地轮回。对此,我于2006年曾歌以咏之,当时还想过请启航谱曲,摘其中的几句:

  我们经过了经过的

  一轮又一轮

  我们是自己的时间

  我们看过了看过的

  一遍又一遍

  我们是自己的指南…

  中国自十九世纪中叶告别了千年的循环,“走向世界”,走进一个新奇而又凶险的世界——迎头就撞上由工业 文明武装起来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我2006年也曾感叹过:

  梦得到这么凶的炮,这么快的船

  梦不到资本要全球扩张,这扩张势 不可挡

  No more一生二二生三

  No more三省吾身三代圣王

  No more四体书四言诗四声猿

  No more五经六艺七步诗八卦图九天玄女十方洞天…

  这是一个充满变量、需要创意的世界。只是近代的中国既不是领着自己走,也不是领着别人走,而是跟着别人 走。既然是跟着别人走,那么往哪儿走的根本性创意就不属于你。不过,具体跟谁走、走主路还是辅路、先往东再往南还是先往南再 往东等等细节,还是有商量、能变通的,即便1990年代提出的“跟国际接轨”,也不是真的那种“无缝对接”。

  就这样,中国跟别人走了170年——“跟”的学问都积攒了一图书馆。只是中国风风火火跟了一路的这条路,本来就问题重重,近年来更是 山崩水阻,前景不妙。中国终于走进了世界,而世界却再次走进了未定之天。该往哪儿走?怎么走?又到了需要创意的时候。领走的 身心俱疲,跟走的腿脚正健。未来的世界包括中国自己,也许需要中国贡献更多的创意。只是,170年跟人走的强大惯性下,创意不是该有便会有的。

  我认识启航已有十年。他不但是个真 挚的赤子,还是位敢孤行的艺术家(不信你听听他一尘不染的《家乡》),能独到的出版人(他居然就拿了把吉他到网上去“唱 书”)。他编这样一本关于创意的书,实在是外应乎时,内顺乎性。这样得来的书,不可能不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