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7 10:24:43
理论建设是我党的旗帜(灵魂)
【提要】本文中心是论述什么是理论、理论建设的内涵、为什么要及如何加强和应怎样来加强政党的理论建设
关键词:理论 理论建设
正文:
一、党的理论是党的旗帜(灵魂)
理论是我党前进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
她充分体现一个政党的时代性、先进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也是一个政党的组织力、生命力、战斗力的充分展示,象征着这个政党的灵魂。因而:
一个政党的理论建设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政党的组织力、生命力、战斗力的发展如何!
二、理论的含义及特征
那么,什么是理论①呢?
所谓理论(Theory)是指代表一定利益主体的要求,以一定的物质力量为目标,体现和反映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的一整套比较完善而科学系统的主张和规范。其内容包括政党的纲领、理想目标、指导思想、规范章程、策略战略、方针原则、组织精神等,核心是党纲、指导思想和组织精神。
一般来说,政党理论具有也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即物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时代的延继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一)物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不仅是政党理论最根本特征的体现和要求,也是一个政党理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其利益相关,一个政党的理论如果缺乏物质性,不但使理论找不到物质力量,也会使理论自身缺乏组织力、生命力,也就难以确保自身的长足持久的发展。在物质性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缺乏思想性的理论难以充分利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来转化成先进而有效的思想武器,同时也就难以适应现代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发展,并且难以确保理论向着有利于社会建设、综合治理和组织目标的方向迈进。因而没有物质性缺乏基础,没有思想性缺乏自觉和保证,物质思想性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最根本属性②。理论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形式,但也包含一定的物质内容,如果一个政党的理论离开了物质思想性的统一,丢掉了这个根本属性,那这个政党的理论也只是空洞的说教,其科学性也即失去前提,在现实实践中是会搁浅的。
(二)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这是政党理论最本质特征的体现和要求。
如果一个政党没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那她在实践中是缺乏组织力、生命力和号召力的,同样一个政党的理论,缺乏实践的要求或是一种纯粹的理论,那么再好、再美妙的理论也只是Mirage(海市蜃楼),在实践中将遭到物质力量的唾弃。只有科学而适应实践的需要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才能确保理论的成功和组织力量的发展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也是理论的物质性和思想性统一在政党实践中的直接要求和体现。
(三)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一个政党的理论是基于一定成员并代表其利益而奋斗的旗帜,理论也就必然要求和反映成员有趋同的一面,即实现组织的统一和团结 ,形成共同的纲领目标、路线策略等,这是理论的普遍的一致的要求。理论的统一也即是党生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各层次各成员也要求有自己的独立性,以应付各种具体的情况,也使自身的行为心理性格特征得到健康而积极的发展,实现一般和个别的结合。同时,由于历史阶段和条件的不同,及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政党理论有适应政党的不同阶段和阶层特点发展的要求即要求理论具有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的能力,从而藉以实现政党的一般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实现个人、国家和政党的一致,塑造出既体现共同意愿,有无比凝聚力和战斗力,又使组织成员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来。
因而,政党理论不但要求一般理论与组织特点相结合,也要求其基本特征与时代特征的统一,更要求理论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不仅是理论的普遍性与个性统一的要求,也是政党理论特征的最集中的体现和要求。
(四)时代的延继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这是政党最显著特征的体现。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时代背景。理论总是革命政党团结奋进的旗帜和力量,但一定的理论总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时代文明成果的具体体现,它虽是某个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智慧的结晶,且也继承了前代的优秀成果,却非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特别是未来的成果往往难以预料的,理论如不发展和创新在新时代是难以适应的。因而要确保理论的成功发展就应处理好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只有永恒的思想,没有终极的理论,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创新,要求理论也要不断完善、丰富、发展、成熟,以实现政党所肩负的不同阶段的庄严使命。反之,如果时代的延继性和创新性不统一,将会影响到政党的生命力的巩固,如果理论固步自封,囿于狭隘的圈子,只能是死路一条,否认割裂二者的关系也就难以实现政党的安定团结,难以实现政党的持续发展。
另外,理论也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特征如革命性与建设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非科学性的统一等。
了解了理论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后,接下来看看理论与政党建设的关系如何。
三、政党与理论建设
政党是代表一定利益,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理论是代表和体现一定利益主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奋斗的旗帜 。
政党需要理论来武装,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和消极的实践。
何一个政党都必须有一定的纲领和目标,有自己的策略和原则,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指导思想,没有理论的政党是不存在,脱离理论的政党是脱离群众和科学的,缺乏理论建设的政党是缺乏组织力和战斗力的。政党本身就包含一定的理论,并且要不断加强建设,它不但是政党产生和成功的关键,也是政党完善、成熟和发展的要求。理论是政党组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政党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政党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在实践中也只能是盲目和消极的。
理论需要政党为依托和基础,理论离开了政党即失去了物质力量,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精神躯壳。
当今世界虽然国际性政党极少,但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列强的国家政权大都离不开政党的控制、把握和参与,而理论如果不寻找自己的政党为依托,那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就难以充分展示,就难以获得社会的主流地位,从而也即给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极大的不利,因而理论要不断的寻找新生力量来开辟自己广阔的前景,也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智慧 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和展示。所以没政党的理论是不成熟而低级的,脱离政党的理论是没有社会基础和丧失远大前程的,缺乏政党的理论是空洞而缺乏实践性、最终难免会夭折的。
我们弄清了理论与政党建设的关系,充分认识加强政党理论建设的必要性之后,如何来加强政党的理论建设呢?它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的。
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不仅是我党的根本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也是理论建设的基本原则。理论建设必须符合民主的程序,这是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没有民主的程序是不科学的,同时由于政党理论要求严谨、科学、庄重,因而不能单凭一两个或几个人的愿望及极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必须实行广泛的、全面的、切实的民主。同时也给以必要的适度的可行的集中,没有集中的理论,在实践中有极大的盲目性, 只有集中全体党员的意志和形象,激励树立共同理想,制定共同章程并共同奋斗,从而确保理论能很好的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科学而有机的贯彻。否则,一个政党把理论建立在个别人的基础上,这不但在理论上是不健康和不科学的,在实践中也是危险而反动的。
另一个是一般与先进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要充分的具有号召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就必须要能最大限度的吸收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到自己的组织中来,其中特别是各阶层的先进分子 (包括较具理论才能的人才)。因而理论建设既要能体现组织的一般成员的根本要求,又要能体现出先进分子的积极要求 ;既要能吸收、利用人类的一般科学文明成果,又要能体现新时代新阶段的精神风貌;既要能体现理论的一般意义和主体价值,又要能体现其先进意义和个别价值来。可见,这一原则也体现出理论与组织、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应实现的三项具体要求:
一是要求理论客观、公正、求是,符合社会正义的原则;
二是要求政党的纲领、规章、组织、制度和传统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原则,实现理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三是理论精神要能体现和反映个人、组织、国家和民族精神相一致的原则。
可见 ,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即是理论建设基本特征和原则的内在要求,理论的意义和价值也即是理论建设的基本精神所在,把握了理论建设的原则和精神也即把握了理论建设的精髓,在这样的原则和精神基础上建设出来的灵魂才是最纯洁而科学、健康而公正、革命而实践的,也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在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中也是无往而不胜的。
然而,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社会心理基础、科技手段和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新时期实现我们宏伟的目标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又是刻不容缓、责无旁贷的,由此,这就给以我们一个重要的思索:
党的理论会朝怎样方向发展又应怎样发展及如何创新发展呢?
这即是我们每个党员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项伟大的党建工程和新世纪的庄严职责。
理论不仅是一种精神形式,更是一种物质力量,理论是一个政党的灵魂。理论建设是党的灵魂(旗帜),党的灵魂是党的持续建设。
因而:理论重在开拓,理论重在创新,理论重在建设。
我党的理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存在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武装,理论之树是常青的,这为党的理论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远大的前程。
新形势下现阶段的中国主题③日益突出,政党的目的④不断加强,政治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不断优化,政治改革已提上日程,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只有把我们的灵魂建设得纯洁而科学,健康而公正,革命而实践,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无往而不胜。
笔者注:本文著于99年7月,属于龙法治律师之《中国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之核心文章之一,99年底曾给予中共中央党校,现首度全文公开!
注① :这里是狭义理论概念,一般理论概念见龙圣的《理论学》(龙氏八大科学之一)一书。
注②:物质思想性详见龙圣的《统一学》(龙氏八大科学之三)一书。
注③; 现阶段中国的主题是:科学民主、奋斗创造和改革发展,富强文明。
注④:政党的一般目的是:确保政党政治的健康、有效、持续发展。
注③④:详见龙圣学者、龙法治律师于99年7月著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学》、《执政党行为理论学》、《执政党理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