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直接促进医药产业洗牌


  医保政策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加深医保的福利的程度。今年重要的新的发展就是在提高医保水平上,建立大病医保制度上,在十八大之后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医保政策方面的新的发展。一个方面我们继续扩大医保和提高医保的水平,但在另一方面,这是相辅相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的挑战,就是怎么样合理使用医保的费用。新医改三年当中看到了整个国家医疗费用的支出结构当中,医保占的比重有了显著增长。医保在今后几年发展当中,对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对在座的各位,你们的企业的发展,它的作用这是越来越重要的。

  医保费用的合理使用,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个是支付方式的改革,怎么来建立合理的医保费用使用的激励机制。第二点涉及到医药价格的调整,包括了医药分家,和医药价格的合理的价格结构。第三点,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价格机制,因为支付方式的改革是一个根本,支付方式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对于价格结构体系的调整,而这个价格结构体系的调整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机制来作为一个保证。

  新医改三年当中,我们的医保覆盖面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从78年以来中国医疗费用的结构来看,可以看到我们在最近几年个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比重有了显著的下降,而医保和政府预算有了显著的上升。当然我们知道现在的个人支付的费用仍然达到35.5%,最近卫生部长也提出来我们争取尽可能把费用降到30%,也就是把医保和政府费用这个比重继续增加。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的支付现金支出要达到20%,看病贵的问题才会有一个显著的缓解。这个还是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努力的空间在这里。

  今年8月份发改委、卫生部六个部委下发关于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的意见当中提出了比较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大病医保有三方面问题,一个是筹资问题,一个是控费问题,控费的问题,大病医保以后怎么样控制它的费用,设计合理的报销比例。防止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大病报销的比例高于小病,可能处理一种激励诱导,小病不看挪到大病,争取大病报销。同时大病怎么建立技术治疗规范,同时防止大病上下功夫,同时药企很多药品和大病可能有关的。第三点争议比较大,经办方,在六部委文件上提出了支持商业医保参与大病医保,我们认为商业医保来进入医保的行业,作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的格局当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我们自己本人的看法对于中国现在医疗体系的判断,我们仍然是一个高度的行政垄断,政府垄断的医疗产业,我觉得咱们医疗行业目前特别是在医院垄断的方面,它的垄断程度仅仅次于国有的垄断的行业,仅仅次于通信、能源,是一个非常高的垄断。而且咱们的医保方现在也是政府一家管办不分,在这么一种格局下引进商业医保是有可能在医保的领域当中,探索管办分离的情况,这个和公立医院的管办分离有一些异曲同工的意义。所以我们支持商业医保参保,但是我们觉得政府要加强对商业医保的监管,坚持大病医保的商业医保它的非营利性,微利,或者只是收感觉费,同时要防止商业医保产生的垄断。

  支付方式改革在去年国家政策两个相关文件和支付方式改革有关,提出了支付方式的改革,探索总额预付、门诊开展探索人头付费,住院的话,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概括为三种支付层次,一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按照服务的项目付费,这是大家最熟悉的。这个付费方式产生的激励机制,在量上过度使用医疗服务,并且使用比较昂贵的医疗服务。走另一个极端,最高层次在病人层次上总的预付,按人头预付,或者再打包按照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医院总额的预付。两个极端之间称为按照医疗事件来支付。当然这个事件如果把它定义为一次住医院的话,这个就是按照病种付费,按事件支付当中的特例。绩效支付和医疗之家最近十年在美国尝试比较新的改革,按照事件支付也是美国近年来改革比较强调的层次。

  医保支付方式要改革的话,接下来肯定是要医药价格进行调整,最近也知道了北京友谊医院取消药品的零加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医疗服务费用显著提高了。取消了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增加医师服务废,普通门诊42,副主任60,主任医师80,知名专家门诊100元,医保最低报销40元,如果看最知名专家100元,自己支付60元。改革后,病人的流向发生显著调整,大量的病人如果不需要看专家的话,就不看专家了,知名的专家号一下子有了大大的降低。

  最后的结论,医保和支付方力量的增长,将会通过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医疗服务提供方和药品生产方施加压力,来推动下一步的改革。我们觉得医保在今后医改当中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加强。同时第二点政府本身,它的激励方法,知识管理水平和领导力,既是中国医改本身的一个部分,产生了目前问题的部分,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领导力量。第三点,我认为药价问题是整个医疗系统问题的一个部分。只有通过系统的改革,才能够解决药品领域内的问题。系统内的医改,而不是对应药价进行药改和药品价格的降价。第四点,中国各地改革实验,以及国外医改经验和教训,将会对下一步医改的推进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的趋势中国过去三年的新医改有这样一个情况,刚开始我们新医改方案提出是一个系统的改革,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越来越集中于对于药的改革,而对于药的改革又集中在药品降价的改革,我觉得今后改革的话,应该回过来走将来发展趋势,一味降药价,进行平衡药改,进行更加大系统医疗的改革。